2日,深圳读书论坛“历史的天空下”讲座诗意盎然。著名隋唐史学者、中国诗词大会评委、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与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季军王子龙就“共赏古典诗词之美”主题展开对话,用诗般的语言,将读者们带回到唐风宋韵的美好意境当中。
活动开场,面对主持人“用一句诗来形容今天深圳天气”的考题,蒙曼不假思索用“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作答。她说,她从萧瑟的北方出发,在深圳看到花枝独秀,看到美好的读书月,因此,这枝花也是书香之花。
她说,自己的新书《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正是探讨诗和一年四季的关系。作为黄河流域出生成长的人,对于一年四季的天时变化非常敏感,比如“春水”,春天的特点就是春水涨起来,而夏天有暴雨,就会出现云彩,变化莫测。秋天,所有的树叶子都落了,这些不仅仅是时光的流逝,也代表着一种人生的境界,也是一种心情的变换。从古人角度讲,一年四季都可以对应喜怒哀乐的心情,人与自然能够在情感上充分交流融合。
王子龙表示,四季的诗有很多,但是最关键我们心理要空明,要透亮,去感受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月,夏天的凉风,冬天的雪。“所以说四季本来在这里,四季的诗也都在这里。能不能欣赏得了,能不能走进这个诗带给我们的意境,全靠我们的心境。”
如何欣赏诗词之美?蒙曼说,诗词有颜色之美、音韵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色彩之美。诗词的韵脚平仄,是音韵之美。咏柳絮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是意象之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意境之美。
对小朋友的诗词启蒙,蒙曼推荐《唐诗三百首》,“在中国诗的发展过程中,唐诗是一个巅峰,唐诗以情胜,既然给小朋友读,小朋友自然而然体会深情,所以用情陶冶小朋友特别好。”她表示,《唐诗三百首》数量很多,她建议随着小朋友的年龄段,由浅入深。小学低龄儿童她建议先读绝句,然后进入律诗,循序渐进,能够随着小朋友的年龄成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能够体会。“我觉得体会和背诵同样重要,可以利用小孩的黄金年龄,一边理解和领会,把最黄金的记忆时间跟感触力最强的童真年代结合在一起。”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