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的特区文坛,有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写作集群存在,它的名字叫 “宝安现代主义诗群”。从30多年前的“宝安诗社”,到《打铁》、《大象诗志》等诗歌民刊,再到如今的“宝安现代主义诗群”,诗意延绵不绝,宝安可谓深圳诗人最集中、诗歌创作最活跃的“诗歌高地”。宝安不仅诗人多、诗作多、诗刊多,诗歌活动也多。今年,宝安区还举办了全球华人诗歌大赛,并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宝安)国际诗歌论坛、首届凤凰山全球华语诗歌大赛。“宝安现代主义诗群”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聚集效应,诗香满鹏城。
在“春天的故事”里默默写诗
深圳城市之景。
宝安有着辉煌的诗歌历史,宝安诗群曾经辉煌。宝安现代主义诗群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35年前。宝安人唱着春天的故事不声不响地写诗。
宝安区作协副主席、诗人唐成茂告诉记者,宝安的诗情源远流长,早在30多年前,宝安撤县建区之前,宝安就成立了宝安诗社,其编辑出版了《蓝海湾》、《蓝海潮》等数本诗歌合集。
这就是现在很盛行的“以书代刊”的民刊。当年的宝安诗社、半岛诗社、射门诗社三足鼎立,成为广东知名诗社,其部分成员至今仍活跃在中国诗坛。“如今,当年写诗的这一批人都在逐渐回归,我们称之为回归派诗人。”唐成茂说,“这一批诗人对诗歌写作有很深的情结,中间暂停了创作,如今经历了人生风雨,再回归诗写作,作品值得期待。”
据了解,当年的宝安诗社成员,比如黄惠波、胡在礼、巫作如等人,如今事业均有建树,大多在基层担任了重要的职务。但是他们仍然怀有深深的文学情怀,仍然关心关注文学事业,正在回归诗坛,成为“回归诗人”。经过了岁月的犀利,尽管如今物质主义仍然甚嚣尘上,但是“深圳宝安现代主义诗群”已经整体觉醒,诗人们发出了追寻诗歌、独立发声的呼喊。
据初步统计,如今的“深圳宝安现代主义诗群”的写作者有上千人,其中骨干成员100多人,他们中有仕途如意的政府官员,有优秀的教师、医生、警察、文化专干,有开奔驰、宝马的老板和正在工厂一线“为命运打工”的外来劳务工,其中以打工者居多。20年诗龄以上者有20人左右,有80人左右曾经在《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潮》、《十月》、《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省级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作品,一半人出版过自己的作品集,有50人左右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省作家协会会员。
构建文学网络挖掘诗坛新人
“回归派诗人”之外,如今的“宝安现代主义诗群”藏龙卧虎,已经构建起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全年龄层创作队伍。其中,60后以唐成茂、樊子等为代表,70后以不弈、朱巧玲、徐东等为代表,80后以李双鱼、阿北、江草、黄国焕为代表。 “宝安现代主义诗群”的“中流砥柱”诗人樊子告诉记者,撇开历史渊源和文脉搏传承不谈,他认为,如今宝安诗歌创作良好的写作生态和创作氛围是这里诗意盎然的重要原因,“诗人们时常聚会,探讨诗歌。”
记者了解到,宝安区不仅拥有多份诗歌民间刊物,如《打铁》、《大象诗志》,还有许多街道办有自己的内刊杂志,杂志中有相当部分是关于诗歌的内容,如民治街道的《新城市文学》、大浪街道的《羊台山》、西乡街道的《伶仃洋》等。“尽管现在民治街道和大浪街道已经划归龙华新区,但也是老宝安的一部分。”唐成茂说。由于宝安作协副主席唐成茂本人还担任《诗歌月刊》的执行主编,《诗歌月刊》也成为了宝安诗群发表优秀作品的阵地。
《大象诗志》2014年刊。
诗人徐东曾经是《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的编辑,这份周刊对宝安的诗歌生态的构建,意义重大,不少新锐诗人都是从这片园地里展露头角的。徐东表示,从公开出版物到民刊、杂志,诗歌社团,在宝安,只要热爱诗歌、衷情诗歌创作,就能够找到发表的平台,展露才华。80后诗人李双鱼表示,宝安的创作氛围非常好,诗人们常常聚会,为探讨一首诗歌而争论得面红耳赤,所谓的文人相轻,在宝安很少见,“不仅如此,诗人们还会在生活上互相帮助。都是一群真性情的、发自内心热爱写诗的人。”
宝安诗群走出“余秀华”或可期待
畅顺的发表平台、良好的人情氛围,以及越来越多的诗歌活动,如今外地诗人只要到了深圳,都会来到宝安,拜访名声在外的“宝安现代主义诗群”。
诗人黄国焕说:“这就像是一块磁铁,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诗友。”2005年11月,由深圳市文联与宝安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在当时的宝安区龙华街道举行,这也是第六届深圳读书月的主题活动之一,推开了宝安诗歌、文学活动的大门。近年来,宝安的朗诵会、研讨会越来越多。2014年,首届中国(宝安)国际诗歌论坛暨名家诗歌讲座活动在宝安举行,包括顾彬在内的百余位诗人、社会知名人参加了活动。
频繁的诗歌活动,让诗人之间增进了交流、切磋机会,同时给“宝安现代主义诗群”推开了一扇又一扇窗,让他们“开眼界”,有机会与国内外一流诗人同台交流,开阔创作思维。今年,宝安还将继续举办大型诗歌活动,已经确定的项目包括:第二届中国(宝安)国际诗歌论坛、首届凤凰山全球华语诗歌大赛。活动的策划者唐成茂表示,通过举办高规格的诗歌活动,实现“请进来、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宝安,了解深圳的诗歌。
唐成茂总结说:“这个诗群的成员普遍认为,写诗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是私密的、小众的,没有利益关系也不计成本和不看收成的一种无私投入。”实际上,经过多年的“酝酿”,“深圳宝安现代主义诗群”已经走出了不少优秀的诗人和诗作。而对于记者抛出的“何时能出一个’爆款’诗人的问题”,宝安诗群的诗人们表示,这需要契机,“我们已经具备那个实力。”诗人们还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好诗最基本标准都是一个“真”字。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