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正在转型,10到20年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中国也将由此进入第二轮全球化的阶段。”日前,香港岭南大学经济学系特聘教授、世贸组织前副总干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资深顾问施雅德(Jesús Seade)教授近日做客前海创新研究院杰出学者讲座如是表示。
此外,他还建议,中国投资者可更多关注拉美及新兴市场,当地不少已经成熟的产业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探索和重视。
颁发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证书。
施雅德表示,出口和ODI是各国企业在占领国际市场时所采取的两种主要途径。如今中国企业过去多用出口的方式打开外国市场,而现在可用于ODI的资金存量越来越多的情形,逐步在向ODI进行转变。
谈及原因,施雅德称首先是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表示乐观。他说,尽管GDP增长放缓,但经济增长的绝对数值非常瞩目。按照美元来计价,与去年相比,中国的经济总量绝对增长了723.4亿美元,这是25年来最高的绝对增长量,体现了中国的经济正在走向成熟。此外,中国的高储蓄率以及比较好的基础教育,都可以催生中国在未来经济增长的不断发展,他相信中国还会成为全球重大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很快就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Seade教授。
此外,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尽管增长快,但总体金额还相对滞后,而中国在全球的价值链上的位置将逐渐上移,因此ODI必须要扩大。他判断,五年之后,中国ODI会实现腾飞。
“中国ODI在未来面临三大转型挑战:一是进一步提高成本效率,二是深挖新兴市场,三是提高产品附加值”。 施雅德称,目前中国ODI地理相对失衡。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率,很多都去到了欧盟和北美。但拉美及新兴市场正在不断扩张,涌现了非常多的商机。但普遍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却只是关注在基础设施和采矿这两个领域。
他表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的原因,中国对于投资拉美感到陌生,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与金钱,但依旧值得研究和投入。事实上,在拉美有几个国家有非常成熟,发展完善的产业,他们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以墨西哥为例,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员,它和美国有2000英里的边境接壤,拥有非常富有技术和经验的劳动力,完全可以成为中国进入北美的一个跳板。
此外,施雅德认为,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最终要让企业自己决定,而不是让“走出去”变成国家层级的政策。“我看到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来自于国有企业,我对此稍稍有些忧心。我觉得企业应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需要在政府的决策和企业自身决策之间达成一个平衡。”
编辑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