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任命街道人大工委委员仪式现场。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到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进行全省街道级人大工委建设示范点的验收检查。
人大代表议事会前视察调研。
南湾街道人大代表议事会现场。
在人大代表们的多次深入调研和积极建议下,涉及周边2万居民通行的简竹桥新桥11月开工建设。
核心提示
日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到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进行全省街道级人大工委建设示范点的验收检查和指导。
据了解,南湾街道人大工委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龙岗区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精准发力,注重沟通“触角”延伸,紧抓议事、督办实效,以“联络站+”建设促进联系群众方式多样化,力求人大工作高效务实,为南湾发展和民生诉求发声出力,交出了一份代表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今年以来,南湾街道人大工委创建了全市首个“人大代表之家”,并设立人大代表南岭村、丹竹头、上李朗3个社区联络站,着力将代表联络站打造成服务民生的“样板站”,让社区居民能够便捷地联系上驻站代表反映民生诉求,充分发挥“站联代表、站联政府、站联选民”的桥梁纽带作用。
代表社区联络站:推进“样板站”全面开花
11月23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主任黄国强一行到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进行指导,南湾街道人大工委的省级示范点创建工作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龙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少雄、副主任李一坚,南湾街道党工委书记宋逸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肖婷萍等汇报了有关工作。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当天上午区人大常委会刚刚任命为街道人大工委委员的张育彪等8名代表,他们也成为了全区率先“进入角色”、履行委员职责的街道人大工委委员。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南岭村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对联络站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给予肯定;还检查了南岭村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二楼的“人大代表议事会”室及展板,并来到了位于四楼的致富思源展览厅,听取了原全国人大代表张伟基关于“牢记总书记嘱托、引领新时代人大工作再立新功”的经验分享。
实地察看完示范点工作建设情况后,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对南湾街道人大工委创建全省街道级人大工委示范点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南湾街道创建工作扎实,效果明显;辖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在推动街道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要求,南湾街道要对照标准继续推进示范点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街道人大工作机制,提高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努力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街道人大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南湾街道人大工委充分挖掘南岭村改革基因的优势,将南岭村代表联络站打造成服务民生“样板站”,不断畅通民意渠道,坚持联系群众多样化,在显著位置公示代表联系方式,全年活动计划等,使社区居民能够便捷地联系上驻站代表,反映民生诉求,充分发挥了“站联代表、站联政府、站联选民”的桥梁纽带作用。
市、区人大代表,南湾街道南岭村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站长张育彪是“明星代表”,其建议对片区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还针对创新创业、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南岭村深化改革之路。
在今年4月10日召开的深圳市人大代表工作会议上,南岭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龙岗区介绍工作经验,进一步扩大了“样板站”影响力联络站畅通民意渠道。目前,街道正在总结深化南岭“样板站”的基础上,计划将上李朗社区联络站加快打造成新的“样板站”,全力推进“样板站”、“样板点”全面开花。
首个“人大代表之家”:搭建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平台
在南湾人大代表聚焦的生态控制线调整3次协调部署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宋逸阳均以区人大代表身份参加,推动工作进度。目前,《关于调整南湾街道辖区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建议》得到市、区高度重视,有望推动南湾19.6平方公里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成为南湾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一直以来,南湾街道注重做好“人大搭台、代表唱戏”这篇文章,主动作为、自加压力,全力搭建人大代表“能为善为”的平台。今年以来,街道人大工委强化代表活动阵地,创建全市首个“人大代表之家”暨人大代表联络站园区联系点,并设立人大代表南岭村、丹竹头、上李朗3个社区联络站。
人大代表在基层“安家”代表着什么?在南湾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肖婷萍的眼中,“人大代表之家”是对龙岗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往建设和工作经验的总结、是联络站工作机制的提档升级;“人大代表之家”积极建设的是功能齐全的标准规范之家、提高素质能力的学习培训之家、畅达民意的联系群众之家、双向监督的履职交流之家、为民分忧的帮扶解困之家、增进群众福祉的有为之家。
与人大代表之家同步设立的,还有基于南湾3个社区代表联络站基础之上增设的12个人大代表联系点。目前,南湾已经率先实现辖区内各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系点全覆盖。以联创联系点为例,这是全市第一个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系点,群众可以在现场看到公示栏里规范的“人大代表名录”,街道辖区各级人大代表信息一目了然,“人大代表之家”工作职责、驻站代表进点安排、工作流程等各类标准化标牌全部上墙;联系点设置固定接待窗口、醒目统一标识、统一工作流程和专业专职联络员及代表进联系点安排。
联系点在日常工作中推行 “线下+线上”的工作模式。“线下”模式主要是做到“三个一”:即驻站代表每月开展一次约见接访群众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走访群众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代表议事会活动。“线上”模式主要是依托互联网工具,充分利用“深圳市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网络平台”、“龙岗人大公众号”、“社区家园网”等平台,构建起“网站及公众号受理-实体接待-公开反馈”的处置流程,跟踪督办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代表与群众的互动,努力做到“四个及时”——及时收集,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回复,充分发挥“站联代表、站联选民、站联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
“像神经末梢一样拉近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出门下楼就能踏上‘连心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专家丁力表示,借助联系点、人大代表可以更频繁、更接地气地到群众中去,到企业中去,找准民生和发展关键环节,充分调研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意见建议。联系点机制实现了对民情民意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全天候收集,把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落到了实处。
紧扣民生热点难点:打造南湾特色代表议事会
南湾北片区是街道创建省级特色小镇——云创小镇的重要区域,8月24日,一场南湾北片区涉铁道路交通问题为主题的代表议事会在网络直播的聚光灯下召开。
“南湾北片区道路交通状况,不仅影响群众出行安全,也影响我们企业的发展,希望政府部门能继续加大推进力度。”针对片区企业和居民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关于铁路跨线桥路段交通瓶颈问题,李朗的各级驻站代表们结合调研情况向各职能部门提出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涉铁道路建设的重视程度,形成涉铁道路建设联席会制度;针对涉铁道路项目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加强统筹;加大与铁路方面的联系力度,明确建设阶段性进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与会的区交运局、轨道办、发改局、建工局等职能部门现场回应,汇报了已完成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计划。
“这些年看到了上下李朗的变化很大,我内心很高兴,特别是地铁10号线也正在建设,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与会的一位群众如是说。
今年以来,南湾街道人大工委围绕市、区、街重点工作,紧扣群众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积极探索南湾特色代表议事会模式。
街道人大工委结合三个片区的不同实际,开展不同主题的代表履职活动——上李朗社区联络站着重围绕片区相关交通项目落地问题开展督办协调工作,为片区软件研发、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智能家电等产业集聚打通“肠梗阻”;丹竹头社区联络站积极将市人大常委会推进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项目与龙岗区“法律顾问进社区”活动相结合,共同组织立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南岭村社区联络站侧重于协调相关部门加大片区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协调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和旧工业区改造项目落地。
——南岭村社区人口密集,城市管理量大面广、情况复杂,不少城中村区域存在先有建设、后有规划等历史遗留问题。为有效改善城中村面貌,5月29日,南岭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如何加快推进南湾街道城中村综合治理”为议题召开了“代表议事会”,提出了城中村综合治理有规划、有标准、有重点、有特色的治理思路,共同探索南湾街道城中村综合治理之策。
—— 针对丹竹头社区交通运输尤其是物流运输密集,而目前基础设施与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不相匹配的现状,11月8日,丹竹头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加快推进沙平南路丹竹头桥升级改造”为议题召开“代表议事会”,从科学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共同探讨出一条满足交通现代化运输需求的方案。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陈胜认为,南湾的代表议事会很务实,不但形成了常态化工作机制,还以人大代表为主体,为民解决了很多问题。同时,代表议事会又撬动了基层治理难题,为群众切实解决了利益问题,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南湾的代表议事会机制和政府督办机制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促成了南湾代表议事会的事项解决率达95%这一显著成效的出现。
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增强人大代表履职实效
南湾辖区长期面临着义务教育学位供给紧缺的压力,在今年的龙岗区人大三次会议上,来自南湾片区的代表们提出了《关于增加龙岗南湾片区学位供给的若干建议》。
8月16日,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南湾代表小组对代表建议进行集中督办,重点便是学位供给问题。作为重点督办建议的承办方和相关方,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龙岗分局、区教育局、区城市更新局、区建筑工务局和南湾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均到场参与视察和座谈,围绕学位供给所涉及的新建学校、土地资源规划、既有学校学位扩充等具体工作,向人大代表们详细汇报了建议提交后的工作进展。在得知南湾已实际新增公办学位3000个、四处规划义务教育用地将建成3所小学和一所初中时,代表们对这一阶段性成绩纷纷点赞。
这是南湾街道人大工委增强代表履职实效的缩影。
今年以来,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在已有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基础上建成12个联系点,率先实现辖区内各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系点全覆盖。为使代表建议提到点上,落到实处,街道人大工委通过各类举措推动代表和各部门、社区及企业、居民之间的沟通联系,确保促使解决问题,得到最大公约数。
——抓好议案督办,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召开代表建议提案交办会,明确各项建议提案的主办部门、协办部门,各承办部门再指定专人具体负责,19件建议提案(市、区两级)均得到及时处理;针对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强化建议督办力度。在人大代表的大力推动、积极协调下,车辆夜晚经过大族河山路段松动的沙井盖带来的噪音扰民、李朗深朗片区建筑工地晚上施工噪音扰民、布澜路晚上路灯不亮灯、樟树布天桥建设等问题均得到及时解决。
——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发挥代表的监督推动作用。街道人大工委注重利用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视察活动的组织工作,专门制定会前视察工作方案,保证活动成效。3月14日,组织南湾人大代表就有关联创路及企业周边进行了实地集中视察与调研;10月31日以“深入调研、一线行走,南湾代表在行动”开展会前集中视察调研,内容涉及辖区道路交通、教育医疗、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卫生、文体设施等相关领域,并多次组织代表就“雨污分流”工程开挖影响居民出行的这一民生热点问题进行实地视察调研。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学位、交通等专题调研。简竹桥新桥是一条位于吉厦社区的早禾坑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的交通要道,由于推进中存在较多问题,该桥前期工作进展缓慢。近年来在人大代表们的多次深入调研和积极建议下,这条涉及周边2万居民通行的新桥终于在今年11月份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交通堵塞问题,方便居民出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