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项目获团体第一、“双优运动员”占全市1/3、田径创历届最高分纪录,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九届市运会上,宝安军团首次跻身全市第二,一展宝安精气神。
参加20个项目
8个项目获团体总分第一
宝安女足获奖后合影。
今年5月18日,深圳市第九届运动会宝安区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区体校校长彭玉华挥动着宝安代表团旗子,大声问:“大家有没有信心?”台下齐声喊:“有!”912人组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代表团,向四年一届的深圳市运动会进发。
在本届市运会上,宝安军团参加了足球、田径、跆拳道等20个项目22个组别的比赛,共斩获114金103银106铜,田径、乒乓球等8个项目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女足、举重等8个项目代表队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精神文明和竞赛成绩“双丰收”。日前,历时3个多月的深圳市第九届运动员在南山文体中心圆满落幕,闭幕式上,宝安区代表团共捧得四项大奖,分别是体育道德风尚奖、团体总分奖、突出贡献奖和“双优”运动员奖项。宝安军团以团体总分5528.5分首次跻身全市第二。
曲棍球首夺市运会冠军
3大项目蝉联团体总分第一
“这块金牌我等了7年。”7月2日,深圳市第九届运动会曲棍球比赛在深圳市体工大队体育场落幕,宝安区曲棍球队在男子乙组比赛中以全胜战绩问鼎冠军,夺得了该项目自2009年在宝安区开办以来的首个市运会冠军。孩子们夺冠的一刹那,教练梁秋菊在赛场边抱起队员狠狠地亲了一口。
宝安区曲棍球队由石岩官田学校组建,在2009年起步。四年前,梁秋菊和她的第一批学生迎战深圳市第八届运动会,男队和女队都获得了第二名,在外人看来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可哪个教练不想拿冠军呢?梁秋菊留下了一个“心结”。2013年,又一批新成员加入进来。几年间,这批孩子在全国及省市各项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唯独缺少一项市运会冠军。在本届市运会男子乙组最后一场比赛中,此前均保持全胜的宝安队和龙岗队相遇,宝安小将们气势如虹,上半场便连进4球,提前锁定胜局,最终以4:2问鼎冠军。梁秋菊的“心结”打开了。
宝安区柔道队蝉联市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宝安举重队成功摘金。
宝安区武术队再夺市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柔道项目多年来一直都是宝安区的拳头项目,由石岩小学组建,在本届市运会柔道比赛中,宝安区柔道队此番共派出32名队员参赛,他们不负众望,拿下18个项目中的11项冠军,最终斩获11金9银5铜,并以总分327分领先第二名福田队151分的巨大优势,蝉联市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此外,举重项目由黄麻布小学等单位组建,在本届市运会举重比赛中,宝安区和南山区的整体实力难分伯仲。最终,柯丽茵、李惠珍、詹玉珍、周彩燕、庞天亮、揭英勇、李万鹏七名选手为宝安举重队成功摘金,宝安举重队以7金6银2铜的战绩为宝安区代表团拿下186分积分,继上届市运会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后,时隔四年成功卫冕。武术也是本届市运会宝安区体育代表团八大拳头项目之一,宝安区武术队由宝安实验学校等单位组建,近年来,在深圳市各项比赛中表现出色,已经连续9次获得深圳市各类武术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此次,宝安区武术队16名参赛队员在所参加的18个项目的比赛中斩获8金8银5铜,并以总分304分再夺市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宝安女足零失球问鼎冠军
田径总分创最高分纪录
一个是以零失球拿下深圳市第九届运动会的首枚金牌,一个是创下深圳市运动会自创办以来的单项比赛最高分纪录,宝安女足和宝安田径队成为本届市运会的神话。
7月10日晚,深圳市第九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在市体育场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比赛,宝安田径队从比赛所设的78个项目中斩获42金、29银、33铜,并以团体总分1684分,高出第二名南山队590分的成绩,荣获本届市运会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1684分的团体总分也创下了深圳市运动会自创办以来的单项比赛历史最高得分。此外,在本届市运会首枚金牌的争夺战中,宝安女足在甲组最后一轮比赛中以3:0战胜南山队,以全胜战绩、0失球的成绩问鼎该组别冠军,让宝安军团赢得了“开门红”。
“双优运动员”宝安占全市1/3
“体教结合”模式结硕果
市九运会首次创新设置了“体育+文化双优运动员奖”,旨在引导学生运动员全面均衡发展,在运动员中树立起“不但竞技成绩要好,文化成绩也要好”的观念,打破大众对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固有偏见。此次全市共有167人获得“双优运动员”称号,宝安区运动员几乎占领1/3“江山”。
这更加凸显出宝安区实施“体教结合”模式取得的骄人成绩。据介绍,宝安区代表团参加本届市运会的所有运动员均来自于全区各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通过以实施“体教结合”为主线,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业余训练水平为目标,宝安建立起“选好苗子、定点训练、分类集中、重点培训”的体教结合网络,逐渐形成了小学、中学、体校三级互动,联合育人的工作机制。
目前,宝安区传统体育(特色)项目采取一类项目重点发展、二类项目保障发展、三类项目交流合作的模式,慢慢填补和夯实了项目业余训练基础。在4年的市运会筹备过程中,区体校坚持以业余训练为中心,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集中强化训练,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体育水平。通过以赛代练,锤炼了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积累了比赛临场经验。同时,建立起运动员“人才库”,通过密切跟踪运动员的动态,及时解决了运动员“学与训”的矛盾。
据了解,宝安区现有127多所中小学,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体育专职教师1000人左右。2011—2014年区文体旅游局、教育局根据项目设置情况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从原来28所16个项目增加到45所18个项目。新周期(2015-2018年)又作了重新命名,现全区共有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54所,19个项目,参训学生3000多人。其中,全区有10所学校被授予省级体育传统校,2015-2018年有9所学校(8个项目)被授予市级高水平运动项目学校,有36所学校(15个项目)被授予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列居全市第一。
在此期间,区体校还培养和输送了国家队运动员10人,省体工队、省体校运动员87人,市体工队、市体校运动员143人,且每年有大批运动员以体育特长考入大专及以上院校。今年,从宝安体校走出的黄博凯成功入选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为了宝安史上参加奥运第一人。
来源 宝安日报
见习编辑 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