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必读 | 海外机构积极投资A股,开户数猛增

读特记者王平 综合整理
2018-11-23 07:50
摘要

海外机构积极投资A股,开户数猛增

“截至今年9月份,北向资金在港交所开设的特别独立户口 (SPSA)已达6363户,较去年6月份的1700户猛增274%。”MSCI中国区指数研究负责人魏震在首届“全球指数基金论坛”上透露。 分析人士表示,特别独立户口开户数快速增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加入投资A股队伍。

一、宏观面            

1、11月22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意见》,上海将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实施高新技术培育企业研发支持机制,对入库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至200万元的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券”和“四新券”的使用力度和支持范围。

2、PPP市场的信心有望获得极大提振。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昨日在2018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透露,一系列推动PPP发展的文件即将出台,包括财政部配合司法部推进的PPP条例,以及规范PPP发展的相关意见等。

3、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印发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方案,并做好组织实施。同时,为积极支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发展,在现行的15个城市基础上,将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北京等22个新设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自2019年起执行。

4、信托部主要负责人表示,监管评级是监管部门传递监管导向、引导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有效手段。现行的监管评级办法中已有对信托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评分,下一步将在履行社会责任评分项下专门增设支持民营企业的评分细项,以此激励信托公司更加积极、更加精准地为优秀民营企业服务。

5、11月22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11月22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至此,自10月26日以来,央行已连续20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出台的多项刺激政策表明,目前结构性的融资问题成为政策层关注的重点,央行或将增加中长期限的资金供给以助力政策执行。

二、中观面            

1、12月将近,部分权重指数将再次迎来例行的成分股调整。今年不一样的情况在于,各类ETF规模攀升明显。巨量被动资金的增量是否会给新纳入的成分股带来不一样的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似乎效果显著,但有机构表示,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这一部分超额收益或许正在减弱。

2、截至22日晚间,数据显示,已有1210家上市公司披露2018年全年业绩预告。除72家不确定外,业绩预喜公司(包括预增、略增、扭亏、续盈)达773家,占比63.88%。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等高成长性行业近两年发生“高送转”行为的概率较高。

3、昨日,强势题材继续调整,前期滞涨大消费品种逐步活跃。分析指出,市场通过高低切换维系场内热度,二八有序轮动不仅夯实反弹基础,也反映出临近年末,在风险偏好提升下,市场投资逻辑有望向业绩主线靠拢,毕竟大消费仍是当下最具业绩确定性品种。

4、今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受市场融资环境变化、高比例股份质押等因素的影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信用风险逐渐暴露,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行为有所抬头,市场影响恶劣。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予以严厉打击,敦促上市公司合法依规发展。

5、206家生物医药公司商誉达1544亿元,43家公司超过10亿元。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针对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八号文件,从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商誉减值事项的审计和商誉减值事项相关的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三、微观面            

1、重组对象不到一年估值几乎翻一倍、嘉为投资增资3.96亿元的精心迂回设计、交易后极为分散的股权等共达电声吸收合并万魔声学的预案一经披露,即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同时招致深交所的监管问询,多达14个问题等待着公司一一回答。

2、因一则实控权出让公告,2014年上市的光洋股份获得市场追捧,11个交易日录得10个涨停板。在市场质疑上市公司实控人卖壳套现的同时,公司另一原始股东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选择了大笔减持。

3、截至今年三季末,上海医药商誉高达约123亿元,绝对值位列医药板块上市公司第一,商誉占比净资产近三成。年底减值测试将至,证监会日前发文提示会计监管风险,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望挤掉商誉水分,上市公司面临减值影响当期损益的压力骤升。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王平 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