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小院士吸睛高交会,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再添新成员

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2018-11-17 19:40
摘要

这已是南山少年创新院小院士连续第四年亮相高交会进行成果展示。

11月17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成员校授牌暨深圳南山少年创新院小院士成果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中科院专馆举办。据悉,这已经是南山少年创新院小院士连续第四年亮相高交会进行成果展示。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建华,深圳先进院原党委书记、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名誉校长白建原,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林肇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毕亚雷,南山区教育局教科中心主任余耀贤,以及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广州分院、南山区教科中心、南山区团委、中科创客学院、部分科学教育机构代表出席活动。来自香港、广州、深圳、阳春等地区的20余所中小学校长、师生百余人参加活动。

21校成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成员校

此次获得授牌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成员校”一共21所,包括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宝安中学(集团)塘头学校、福田区科技中学、东湾小学、百花小学、民治中学、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二小、依山郡小学、宝城小学、西湾小学、华英学校、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第一中学、基督教香港信义会信义中学、香港道教联合会青松中学、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中学、浸信会永隆中学、嘉诺撒培德书院、赛马会毅智书院、曾璧山中学。

杨建华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成立的一年半时间里,基地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现已经拥有4所先导校、一批成员学校,教、会、展、赛齐聚,活动辐射湾区万余人次。他表示,先进院将积极承担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的使命,不遗余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可以把爱科学、爱生活、爱国家的“三爱”教育贯穿在学习、生活中,在科学教育的启迪中受益。

10位南山新晋“小院士”亮相高交会

值得一提的是,育才四小刘冠东、麒麟小学王庆涵、学府中学聂小丁、太子湾学校郭敏怡、中科实验学校程伟峻等10位南山少年创新院2018届“小院士”也来到了高交会,现场进行成果路演。自2014南山少年创新院成立,迄今为止,南山少年创新院共评选出4批41位“小院士”。

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表示,南山区与深圳先进院合作推进的南山区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当中的创新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果,从双方初期合作的少年科学家培养计划,逐渐推广成全市范围的科普工作;双方也一同建立了深圳市南山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科普工作从一所学校扩展到南山区、最后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学校,这是深圳先进院在深圳做的另一项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他表示,让科学家、博士、尖端科学成果走进学校、走进教育,这是未来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南山区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已把创新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在高新技术密集、各类人才云集的南山,拥有着充分的创新教育、科技教育发展的优势,希望粤港澳地区的学校老师共同努力,把创新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中,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

让博士把科技知识带入中小学课堂

在活动上,还展示了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科普工作的亮点项目——“博士课堂”。“光线都是可见的吗?”、“地球也能做体检?”“今天的科技,已经完全可以将葫芦娃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甚至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变成现实,这就是‘遥感’”……

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为博士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博士们目前已上课450多个课时,内容横跨物理、化学、医学、生物、人工智能等多个科技领域。在今天的活动中,孙博博士向大家介绍了遥感的多种用途,通过展示遥感技术捕捉的地表特征、不同光波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分辨不同类型的地表事件,了解遥感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不用相信神话,遥感也能让你拥有感天知地的能力。

在最后的环节,北京微创博志教育集团副总裁周克民,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介绍,展示了科学教育的创新模式。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