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 跨越7000年的中华艺术

​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2018-11-15 20:35
摘要

时隔将近40年,上海博物馆再度推出漆器特展,首次系统、完整地展出馆藏漆器。

16日,“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系统展示280余件自战国时期直至二十世纪的中国漆器珍品,其中270余件为上博馆藏。展览至2019年2月24日结束。

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发现距今7000年的漆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馆之初,上博便开始了漆器文物的收藏。1979年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湖北省出土战国秦汉漆器展”,通过集中展出荆楚地区战国、秦、汉考古新发现中的漆器精品,推动了当时全国对漆器尤其是早期漆器的研究。时隔将近40年,上海博物馆再度推出漆器特展,首次系统、完整地展出馆藏漆器。

展览分为六个部分,以时间为序,以工艺为纲,系统地展示了自战国时期直到二十世纪中国漆器的工艺特色与艺术面貌。品种有彩绘、素髹、雕漆、螺钿、金饰、建漆等等,涵盖了中国漆器史上两大高峰时期的多数工艺品种。

特别提醒观众关注的是展览的第三部分“雕锦镂华”。在这里,展示了历代雕漆实物96件,按照品种和年代顺序加以展示,力图让观众较为全面地了解雕漆发展的历史。在第四部分“螺钿萋斐”的51件展品中,宋元时期“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黑漆螺钿人物图圆盒”均为海外回流文物,国内罕见,十分珍贵。而在第五部分“金髹彩妆”,则是50件金饰加彩漆器。其中,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村前乡宋墓出土的“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菱花形奁”、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出土的 “识文描金舍利函”,分别代表了宋代戗金、描金漆器的最高水平,堪称国宝。

上海博物馆会同中国文物学会还于11月15至16日举行 “中国古代漆器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年会”。参加研讨会的代表有来自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东京国立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文博专家,以及耶鲁大学、鹤见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学者和教师。

见习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