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之前,深足压抑的这七年

读特记者 徐松 /文 郑东升 /图
2018-11-09 21:32
摘要

从2011年10月29日主场输给山东鲁能后提前降级,到2018年11月3日冲超成功,7年,整整2562天,让深圳足球人魂牵梦绕的冲超大业终于实现。

2018年11月3日,中甲最后一轮,深圳佳兆业主场迎战浙江毅腾,20188人涌入深圳体育场,希望见证深足冲超的历史性时刻。但深圳体育场赛前的空气,却紧张得有些压抑,因为此时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深足自己脚下。

排名次席的浙江绿城赛前比深圳佳兆业多1个积分,而且胜负关系占据优势,深足想要冲超,不仅需要自己赢,还需要另一个场地上的梅州客家能够阻击绿城。

5:0的大胜使在深圳体育场的这场战斗早早失去悬念,同省兄弟梅州客家也很给力,以2:1击败浙江绿城,帮助在整个赛季中只有在第14轮真正进入过冲超区的深圳佳兆业完成绝地反击,时隔7年后再度回归中超。

从2011年10月29日主场输给山东鲁能后提前降级,到2018年11月3日冲超成功,7年,整整2562天,让深圳足球人魂牵梦绕的冲超大业终于实现。

接下来是狂欢的时刻,香槟和纸烟花一齐喷洒到空中,再像雨点一样漫天飘落下来,场地里、看台上、替补席、休息室……在深圳体育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哭、有笑、有欢呼、有歌唱,看台上的深圳球迷联盟主席孙智敏履行诺言,现场剃了个光头,球员们拉开横幅,上面写着“荣耀终归深圳,胜利属于球迷”……

为了这一刻的狂欢,深圳足球整整压抑了7年。

没有钱万万不能

4年前的2014年7月15日,足协杯第三轮,深圳红钻主场对阵山东鲁能,球场中的深足球员也拉开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的却是“请求政府足协帮助,球员生活已无法维持,还我血汗钱!!!”

缺钱

很难想象,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作为GDP排名全国前三的城市,深圳的职业球员竟然难以维持生计,但事实上,深圳足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钱。

2011年11月29日,深圳红钻主场不敌山东鲁能,提前一轮降级。对于降级,曾任深足总经理,时任中超公司副总的李虹曾说,“降级对于深足或许是种解脱。”因为降级,对于当时的深足只是迟早的问题。

带领深足降级的,正是签约时放言“我的字典里就没有降级”的名帅特鲁西埃,降级两年后,拥有优先续约权的特鲁西埃拒绝了深足俱乐部的续约请求,因为3年的时间让他对深圳足球的状况看得非常透彻,“深圳足球缺的不是名帅,是钱!”特鲁西埃当年接受采访时,还曾做出一个双手合十过头的动作,“祈祷吧,祈祷上天掉钱下来。”

其实在特鲁西埃挂帅深足的一天后,这位法国人就想转身离开,因为他所看到的,与之前听到的完全不同:41名队员在整整两个月时间里,在1名梯队教练的带领下完成整个体能储备期;整支球队只有1名队医和1名按摩师……在法国人看来,这样一支球队别提征战中超,甚至连与“职业”二字都沾不上边。

找钱

深圳足球曾经也辉煌过,提起中超元年冠军、亚冠四强,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足球人都会感到无比荣耀,但体验过巅峰之后,由于投资人的不停更换,深圳足球滑坡的速度,接近自由落体。

引进特鲁西埃的投资人万宏伟,一直被特鲁西埃认为是最好的老板,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钱。

万宏伟并非不愿意投钱,掌舵深足的5年里,他一共烧掉了3个多亿。对于他个人,这个数字接近甚至超过他的全部身家,但对于职业足球,特别是极度缺钱的深圳足球,却是杯水车薪。

从阴差阳错地成为深足投资人后,万宏伟不但自己投钱,也一直都在找钱,但他的资金和努力却无法阻止深足走入一个恶性循环:钱越来越少,球员越流失越多,成绩越来越差,导致赞助商越来越少……直到连胸前广告都“裸奔”后,万宏伟迫于无奈又满怀希望地给俱乐部取了个新名字:红钻。

无形资产需要一个品牌来聚集,红钻就是万宏伟给深足创立的品牌。然后,万宏伟用这个品牌来开发小家电、酒业、瓷器、金融物权交易产品等项目,希望这条足球产业链能产生现金流,产生利润,能养活球队,甚至颠覆传统的足球产业模式,但最终的结果,万宏伟只是做了一个成本很高代价很大的探索。

赤贫

缺钱,使深足每年都在流失主力球员,张文钊、张野、惠家康、程月磊、范晓冬、丁海峰、弋腾……主力球员一个个离开,球队实力每年都在下降,主教练只能想办法去锻炼那些还愿意留下来的球员,但当他们的实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又不得不放他们走。

深足最穷的时候穷到什么份上?当时的训练只能临时租用社会球场,喜地根、大学城……旁边的球场都是踢野球的球迷兄弟。住宿只能在快捷酒店,吃饭一度需要去大学城的学生食堂,就算如此,训练场租、吃、住和去客场的差旅等基本费用,对于这支俱乐部都是大问题。

债台高筑的深足俱乐部,只能钻规则的空子,每3个月发放1个月的基本工资,这样不至于让球员成为自由球员。最困难的2014赛季,中甲14轮过后,球员仅收到一个月的完整工资(基本工资加津贴),没有收到过任何一场比赛奖金,投资人万宏伟确认,俱乐部累计拖欠球队的薪水共700余万元。

迫不得已之下,深足球员在那场对山东鲁能的足协杯前罢训了3天,一度拒绝出战足协杯,在赛前得到有万宏伟签字和俱乐部盖章的“白条”后,勉强同意参赛的球员手持讨薪的横幅登场,而在比赛开始后,深圳红钻球员开球后放弃进攻,背对进攻方向球门抗议球队欠薪。直到30多秒后,深圳红钻球员才恢复比赛。接连受伤到最后只有8人应战的深足,最终0:5大败。

钱不是万能的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万宏伟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足球跟他之前接触的生意完全不同,在不停找钱的同时,万宏伟也开始寻找新的投资人。

火种

恒大曾经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刘永灼主动与万宏伟接触了几次,表明恒大集团希望收购一支球队,而且钱不是问题,但唯一的阻碍,是恒大要把球队牵到广州,这是万宏伟不能接受的。

“这支球队不能离开深圳。”万宏伟继续硬抗,终于在2015年初终于找到了新的投资人:兆能源,并向兆能源转让了70%的深足股份。

但这个原本满怀希望的赛季,很快随着兆能源出现严重问题又变得难以为继,球队长期处于中甲降级区的边缘,如果不是临时救火的主教练李海强带领球队在逆境中打出一波三连胜,最终以2分的优势惊险保级,深足可能就真正一滑到底了。

深足俱乐部的根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必须继续寻找投资人。

触底反弹出现在2015年的冬天。2015年12月4日,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带队调研深圳市足球管理中心,提出振兴深圳足球。2016年2月23日,也就是赛季转会截止日前5天,实力雄厚的佳兆业集团接手俱乐部,2016年9月,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足球振兴行动计划(2016-2020)》,提出“2018年拥有中超球队”的目标。万宏伟这才如释重负,“我保留深圳足球‘火种’的使命完成了。”

李小刚回忆,“我们接手的时间很晚,而且还要筹备赛季开幕式,赛季前期准备的时间就更不够用了。”虽然错过了转会期,但佳兆业还是高速起步,已经带队备战2个多月的时任主帅唐尧东,在2016赛季的前4轮,带领球队打出3胜1平的战绩,暂列积分榜首,球迷们迫不及待地喊出了“冲超”的口号,深足俱乐部新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虽然也期盼,但都知道,没有这么容易。

果然,球队在度过了短暂的兴奋期后,成绩很快出现滑坡,重新被打回中甲中游的行列。

成家

作为深圳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佳兆业有投资足球的实力和意愿,佳兆业的投入也是持续和稳定的,这让寒冬中的深圳足球看到了希望。

佳兆业的投入持续稳定,第一年,佳兆业不仅解决了球队的吃、住、行、收入和训练基地的问题,还解决了深足俱乐部的所有债务。第二年,佳兆业更是祭出大手笔,高调引援,聘请名帅。

佳兆业的一举一动对于深圳足球都是振奋人心的,外界对俱乐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李小刚说,虽然压力很大,但运营团队一直都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因为这个俱乐部欠缺的,不仅仅是钱。”

佳兆业接手的深足,是一个无青训、无基地、无人问津的“三无”俱乐部,可谓是百废待兴。李小刚说,“我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足球是一项系统工程,真正要搞好职业足球,任何俱乐部都没有这么大能量,需要整个社会的资源配套,这是足球的社会性决定的,因此不能仅仅当成一个生意来做。”李小刚表示,在接手俱乐部时,其实管理者心中就有一个大的布局,“但越做越觉得不简单,越下感觉这盘棋越大。”

李小刚回忆,当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俱乐部解决吃住行的基本问题,“我们立即将球队从维也纳搬到了条件更好的金百合酒店,提高了用餐标准,然后细分俱乐部各职能部门,面向社会广泛招聘……”

这些工作对于佳兆业很容易解决,但他们又很快遇到瓶颈:基地问题。这是在笔架山体工大队基地拆除后,深足俱乐部就一直面临的问题,也使这支球队一直处于流浪状态,而解决基地问题,不仅是要解决球队的吃住和训练,更涉及到职业联赛准入资格,迫在眉睫。

关键时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来到俱乐部暂时租借训练的西丽水库足球场,召集市文体旅游局、市水务局和南山区相关部门等单位现场办公,基地的难题终于得以解决。“佳兆业接手后,我感到政府一直在关心,一直在指导和引导我们,使俱乐部能够向更高的方向成长。”李小刚表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给深足俱乐部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接下来,重铺草皮、装修宿舍、餐厅和力量房,这都是佳兆业的强项,深足俱乐部在漂泊多年后,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家。

招聘工作也很快收到成效,这增添了李小刚的信心,“之前俱乐部只有10来号人,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很多工作都没精力去做。我们必须扩大队伍,设置专门岗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招聘工作的顺利,让我感觉到深圳还是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投身足球。”

正轨

深足看似从此开始向好发展,“但接手俱乐部3年了,直到今年,俱乐部的运营才算走上了正轨。”李小刚认为,思想有多远,永远决定你最终能走多远,“职业俱乐部是一个系统,成绩只是一方面,代表任务和使命,但职业俱乐部必须按足球的规律去运营,要看得长远,也要把基础打牢实。”

“从一线队、到青训、到商务开拓、到俱乐部文化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扎扎实实地推进,而全新的团队也需要磨合,这都需要时间。”李小刚表示,一支深圳的俱乐部,就必须按照符合深圳理念的方向去经营和发展。

李小刚介绍,经过3年的努力,深足俱乐部已经建成了包括行政及人力资源、财务、竞赛、运营、传媒及公共关系、商务和青训在内的7大部门,经过两年磨合,团队的力量已经形成,各项工作按部就班,球队也包括了从一线队、预备队到U19、U17、U15、U14、U13共5支梯队在内的完整体系,“我们与罗湖区签订了青训战略合作计划,一家俱乐部与一整个区的学校进行青训合作,算是在中国足坛开了先河。另外,我们还签约了超过20家赞助单位,包括战略合作伙伴、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官方支持商、票务合作伙伴等多个类别,涵盖了医疗、保险、科研、金融、票务等多个门类。我们还定期将媒体和球迷代表请进俱乐部,相互沟通,真正在做集合社会资源办俱乐部,看到我们发展得这么好,很多俱乐部都羡慕我们。”

深足训练场的旁边,专门修建了一个供教练观察阵形的塔台,李小刚说,他经常站在塔台上看梯队训练,“因为每次看着这些孩子球踢得这么好,心情都会很好,感觉终于后继有人了。”

圆梦

俱乐部建设逐渐走上正轨,梯队的孩子们也迅速成长,一线队成绩却一直是一座大山,随着时间的推移,俱乐部肩伤的压力越来越大。李小刚说,“那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和使命,也是一个放大器,一线队成绩打不出来,俱乐部建设就谈不上成功。”

佳兆业接手后的这3年,2016赛季第7名,2017赛季第5名,“2018赛季,我们阵容更齐备,大家的心气很高,冲超欲望都很强烈。”李小刚透露,无论是从阵容还是精神面貌,2018赛季都是佳兆业接手以来最好的一个赛季。

但希望和结果之间,似乎一直保持着一定距离。2018赛季最后一轮之前,深圳佳兆业只有在第14轮时真正进入过冲超圈,其他时间都在3至5名徘徊,虽然一直有希望,但在积分榜上一直被竞争对手压制。到了最后一轮,冲超的决定权已经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了,不仅自己必须赢下比赛,还需要竞争对手失分,不少悲观的球迷已经开始展望下一个赛季了。

“成绩的要求肯定是我们最大的压力,必须承受,因为赢家只有一个,拼了才能成为赢家,3年来我们对一线队做的所有的调整,都是为了冲超成功做准备。”李小刚说,直到梅州客家与浙江绿城的终场哨吹响,深圳佳兆业确定冲超成功之前,他脑子里的那根弦都是时刻紧绷的,“每天我只能让自己更累一点,才能睡得着。”但李小刚又表示,他坚信球队一定能成功,“我们成功的基础,就是信任和坚持。”李小刚说,深足俱乐部建设,靠的是信任和坚持,从佳兆业入主深足开始,政府和投资人就一直对俱乐部充分信任,充分授权,持续稳定投入,每年都用满引援名额,给俱乐部发展奠定了最好的基础,“对于一线队,我们也有足够的信任和坚持。”

终于在2018赛季的最后一轮,深圳佳兆业实现了神奇的大逆转,深圳足球时隔7年后重回中超行列。“尽管这个赛季一直以追兵姿态,冲超的道路很曲折,但我们的心里都很平静,对于现在的这支俱乐部,冲超只是时间问题,今年冲不上去,明年也一定行。”在深圳佳兆业成功冲超后,深圳市足协秘书长赵亮表示,“经过3年的努力,深足俱乐部建设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成熟,俱乐部对行业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最终实现冲超,只是水到渠成。”

7年圆梦,全深圳的足球人都陷入狂欢,但紧接着的周一,深足俱乐部的所有员工又准时回到工作岗位上,一如常态,按部就班,“冲超只是球队的任务完成了,但俱乐部还要正常运行,我们的工作甚至比实现冲超前更多更繁杂。”李小刚说,冲超成功后,他只经历了片刻的兴奋,未来的压力就马上给他拉回了现实,“不提更高目标,深足要立足中超,就需要大家扎扎实实地至少再干两三年。”

狂欢,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徐松 /文 郑东升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