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18:00,青年畅销作家刘同将登陆深圳读书月读书论坛,在中心书城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此次,刘同将携自己的新书《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开展以“别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你当然也可以”为主题的分享活动。
刘同是光线影业副总裁,通过《职来职往》等求职节目而为不少人所熟知。刘同的另一个身份则是青年作家,他推出的《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散文以及长篇小说《我在未来等你》都陆续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此次,他在《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中重新书写职场。
刘同表示,这本书是写给每一只在时代浪潮中奋力打拼的“职场候鸟”,也是写给在职场拼搏十八年,依然在前行的自己。“职场候鸟”是职场上的一种新族群,他们随着大潮读书,求职,进入大城市,在人生关键的十年里,不愿错过每次机遇,就像一群候鸟,努力跟上每次冷暖迁徙,一刻不停往前飞。然而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已经迷了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也找不到动力。慢慢地,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多好,不断奔波漂泊,到头来,成熟的只是外表,内心依然焦躁。
在本书中,刘同认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个“关键十年”,并根据自己的生涯轨迹,提出“3232”法则,将“关键十年”分为四个阶段,即人生规划期(3年);适应调整期(2年);职场炼狱期(3年);自我突破期(2年)。并从四个阶段中选取50余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困惑,一一作答。“3232”法则关注的是对人生、事业与职场的思考,而非在一份具体工作上花费时间的多少。所以,只要愿意思考,并付出行动,开始得越早,你就会成长得越快。慢慢地,你会发现,会不会工作、能不能工作,其实与一个人的年龄、资历无关,一个37岁的人,工作能力不一定就比20岁的人强。每个人都必须要按顺序经历职场的这四个阶段,无法跨越,也不可能逃避。
他表示,“职场3232法则”能够让更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以及一些兜兜转转还找不到方向的职场人,能够缓解焦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步一步去解决,而不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日渐焦虑,持续消沉。
出版过散文、小说、职场等不同类型题材后,刘同认为,散文中的他是他感性的一面。他喜欢观察生活和记录情绪,所以会把自己感性的部分放在散文中去呈现。小说更考验的是写作者的大局观,需要把人物之间的关系,作品主题的升华,单个人物的成长,当下社会现象与人群众生相等等结合在一起。小说更像是文字工作者的高级工作,需要感性的情绪以及理性的技巧。而这本职场书中的“刘同”纯粹就是理性的。他说,自己在工作中不太会绕圈子,和人交流也相当直接,解决自己的问题也是“心狠手辣”,不怎么会给自己台阶下,但有效。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