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整治千人大行动|日查门店791家,查扣电动车742辆,行拘157人

读特记者 何泳 文/图
2018-11-01 15:38
摘要

10月31日,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联合市公安局交警局,开展了一次电动车联合整治千人大行动,扣押电动车742辆,不合格电动车充电器26个,未标注执行标准的头盔85个,不合格刹车片20张,不合格变频器22个、锁闸33把,无执行标准电池22个,无标识电池86个,行拘157人。

电动车因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给不少市民日常出行带来了便利。然而市面上有些电动车及电池、充电设备等配件质量不合格,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有些超标电动车如同“街头野马”,肆意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导致电动车交通事故高发,给广大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和隐患。

为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加强电动车生产、销售环节监管,从源头降低电动车安全隐患,10月31日,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联合市公安局交警局,开展了一次电动车联合整治千人大行动,市场监管委共出动执法人员1373人次,分成80个小组,共检查生产、销售企业、门店等791家次,立案29宗。联合交警部门扣押电动车742辆,不合格电动车充电器26个,未标注执行标准的头盔85个,不合格刹车片20张,不合格变频器22个、锁闸33把,无执行标准电池22个,无标识电池86个,行拘157人。

市场监管部门和交警部门联手

在全市十区同时铺开大规模查处行动

本次电动车联合整治千人大行动,是市场监管部门和交警部门首次全面调动市、区、街道三级执法力量,在全市十区同时铺开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行动由市市场监管委党组书记、主任邝兵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徐炜任总指挥。两部门分别调动市、区、街道三级执法力量参与行动,行动中双方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互通信息、紧密协作。

市场监管委主要负责查生产、销售源头。行动当日,市场监管委市场稽查局、10个辖区局、74个监管所全部出动,委领导、市场稽查局局领导、各辖区局一把手分别带队对全市电动车生产企业、销售门店、维修门店进行全覆盖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证生产,非法改装、拼组装,生产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动车或电动车蓄电池产品,在电动车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电动车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生产许可、认证标志,以及销售上述不合格电动车产品等各类违法行为。

交警部门主要负责查路面,对电动车冲红灯、违规搭载、违规进入机动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另外,在查扣违章电动车时交警询问当事人是从何处购买的,并将线索通报给市场监管部门,由市场监管部门追溯销售源头、精准打击。通过部门合作,从“路面”追“源头”,对电动车生产、销售、使用环节进行全链条打击。

本次联合行动中,市场监管委共出动执法人员1373人次,分成80个小组,共检查生产、销售企业、门店等791家次,立案29宗。联合交警部门扣押电动车742辆,不合格电动车充电器26个,未标注执行标准的头盔85个,不合格刹车片20张,不合格变频器22个、锁闸33把,无执行标准电池22个,无标识电池86个,行拘157人。

形成电动车治理执法联动长效机制

当天下午,市场监管委党组书记、主任邝兵,市场监管委党组成员、市市场稽查局局长吴兵,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领导一同前往南山区参加了千人整治大行动。邝兵同志现场了解了执法情况,询问了商家对电动车最新政策法规的掌握情况。他表示,市场监管委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推进电动车监管和执法,并进一步加强与交警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形成电动车治理执法联动长效机制,同时提醒广大商家及市民要销售和使用合格产品,保障出行安全。

市市场监管委党组成员、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夏昆山同志带队到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进行检查,现场查看了企业证照、生产车间、产品实验室、产品陈列厅等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有生产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动车或电动车蓄电池产品、在电动车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同时了解企业生产许可转CCC认证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难点,要求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抓好电动自行车的源头管控。

【读特新闻+】

整治不合格电动车,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行动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目前市场监管委一直对电动自行车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由市场稽查局牵头,组织十个辖区局每天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改拼装“超标”电动车的违法行为。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各辖区局积极作为,还探索出了错峰执法、夜间突袭、分级管理等多种创新举措。

查处生产销售企业、非法改装窝点等共计10085家次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场监管委共出动执法人员15288人次,比去年同期(7635人次)增长100%;查处生产销售企业、门店、无照经营场所、非法改装窝点等共计10085家次,比去年同期(4808家次)增长110%; 立案170宗,比去年同期(31宗)增长448%;。

为摸清销售门店的“套路”,市场稽查局还专门安排执法人员到销售门店蹲点调查或者暗访,发现目前不合格电动自行车销售已经普遍由“地面”转为“地下”。有些不法商家专门在夜间时间偷偷卖不合格产品,有的则用手机图片向顾客展示推销不合格产品,有的市民从网络渠道或者从东莞等周边城市购买,以此来逃避监管。

多部门联动执法,从构想到实践

尽管付出了大量努力,目前路面仍有许多超标电动车行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关于电动车专项治理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电动车源头治理工作,10月以来,市场监管委拓展思路,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与交警等部门进行执法协作。

10月16日上午,市场监管委党组成员、市市场稽查局局长吴兵组织召开电动自行车源头治理协调会,会同市交通运输委、市安监局、市城管局、市交警局、市治安巡警支队、市消防支队等部门共同探讨建立电动自行车源头治理执法合作与联动工作机制,为凝聚各部门合力打下良好基础。

10月17日下午,在市安委办姚亮主任的带领下,市场监管委会同交警、消防、城管、治安等部门对全市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进行随机抽查暗访,并根据姚亮同志提出的意见,在光明区试点推行电动自行车源头治理执法联动机制。

10月25日,市场监管委市场稽查局吴火生副局长专程带队到市交警局拜访,与交警局冯新毅副局长就联合开展千人整治行动交换了意见、进行了沟通,为行动中紧密协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次会同交警部门开展的电动车联合整治千人大行动,就是将联合行动由设想变成现实的首次尝试。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何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