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人们一提起这个词,往往会想到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而实际上,党政机关有“老虎”“苍蝇”,企业又何尝没有?别说央企国企,就拿著名的民营企业万达为例,去年某次内部反腐一次性就处理了18人。涉及人员均为万达集团总部和地方公司的高管,其中总经理级别就4人。
(本图来自:时代在线)
互联网公司的腐败问题也频频爆出。已至少有腾讯、阿里、百度、360四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在高调反腐,多名内部高管及业务人员被查处。
可以说,“腐败”这个寄生在企业的“毒瘤”一直都存在。
腾讯内部提出了六条“高压线”:
故意虚假报帐
收受回扣
泄漏公司商业机密
从事与公司有商业竞争的行为
违法乱纪行为
打听或泄漏薪资等保密敏感信息的行为
每一位腾讯员工在入职的第一天,都会被告知这六条“高压线”。一旦违反,轻则免职,重则移交司法机关。
只不过,不是每个企业都有类似“纪委”这样的部门,专门为企业“刮骨疗伤罢”了。在许多企业,内部反腐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也缺乏制度、标准、经验和人才的支持。
所幸,深圳企业的这种状况将有望率先得到改变。
目前反贿赂管理体系“深圳标准”已率先在全国正式推出并推进试点。
2014年11月,深圳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市场监管委联合成立市反贿赂管理体系标准化试点工作小组,中集集团成为首家试点企业,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成为首个试点政府单位。
这个标准包含了企业内部反腐机构建设、反腐人才培训机制和反腐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反腐体系标准。
具体标准细则,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的推送中详解。
那么,有了这个反贿赂“深圳标准”意味着什么,又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呢?
一是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企业深知腐败带来的恶果,但苦于缺乏反腐体系建设的经验,反腐工作不知如何下手。
反贿赂“深圳标准”正好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帮助。这个标准的细则成为了企业按图索骥完善自己内部的反腐体系的指引,并最终让其通过机制化的方式减少内部腐败。
二是企业信誉背书。
有了这个标准认证,说明这个企业的廉洁状况良好,内部管理有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依据,从而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
据了解,未来将不排除在政府招投标过程中,将反贿赂“深圳标准”作为优先遴选的标准。
三是打破国际贸易“软性”壁垒。
据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反贿赂国际标准将在今年发布.
我国于 2013年下半年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反贿赂管理体系ISO/PC 278项目委员会的参与成员国。
反贿赂“深圳标准”与反贿赂国际标准(ISO)是有许多共通之处。践行"深圳标准“的企业,相当于为顺利通过反贿赂ISO提前“练兵”。
一旦拥有了反贿赂ISO认证的企业,相当于有了一张国际通行的“廉洁名片”,打破国际企业间的贸易“软壁垒”。
下一步,市纪委还将积极探索与企业反腐部门共享数据、交流经验,互相提供案件线索等,持续支持企业做好反腐败反贿赂反舞弊工作。
来源 廉洁深圳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