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宝龙。 余晓明 摄
核心提示
不久前,龙岗区宝龙街道将“产城汇融,智造宝龙”确定为街道宣传标语,在各类平台推广启用。宝龙将围绕该定位,立体打造配套的视觉识别系统,进一步提升街道知名度。
宝龙街道,地处深圳东部的龙岗中心城区和坪山中心城区连接地带,是重要的产业集聚区,辖区内的宝龙科技城是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基地,近期也被同步纳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新增节点和国家级高新区扩区计划。
2016年12月26日,深圳新一轮街道拆分完成,宝龙街道正式揭牌。近两年来,宝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宝龙精神”,辖区各项发展驶上“快车道”。“奉献、创新、担当、进取、实干”是宝龙人在不断汲取“深圳精神”力量的基础上,立足宝龙实际,凝结出的具有新时代意义的“宝龙精神”。
“一支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形成需要一种精神作为引领。”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旭光说,宝龙街道设立只有两年,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项发展方兴未艾,这时候党员干部队伍更加需要一种精神攻坚克难破解街道发展的难点和痛点。
新(扩)建学校3所:教育短板加速补齐
今年,宝龙街道新(扩)建学校3所,分别是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同心实验学校、同乐主力学校,3所学校新增了7110个优质公办学位。
辖区教育民生短板加速补齐,这与街道将资源下沉到基层,让党员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密不可分。宝龙外国语学校原定工期700天,因宝龙片区的学位缺口较大,为早日解决该问题,工期压缩至1年。自学校开工以来,街道和施工单位的一线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率领各责任单位克服多重困难,在该项目上一次性投入大量人力及物力,采取日夜不间断、三班倒赶工的模式,确保各施工节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龙城高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马锐雄介绍,宝龙外国语学校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首期投资额达5.2亿元,办学规模72个班,可提供优质学位3360个。“我们要打造一个‘浸在学习’的开放、丰富、人性化的校园空间。学生在这里可以合作互动,也可以独处领悟、聆听交流、动手实践。”他表示,学校积极打造科创、阅读、健身、生活、艺术以及社区6大体验空间,并在校园内装配先进的数字化系统,让学生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真正成为一所以学习者为中心,全过程智能化的高端、优质的“未来学校”。
同心实验学校校长方昱介绍,学校总用地面积约2.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45个班,其中小学30个班、初中15个班,新增学位2250个。“学校也将按照‘未来学校’理念建设,依托课程建设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把学生培育成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身心健康的祖国栋梁,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今年以来,区、街领导多次前往宝龙外国语学校、同心实验学校、同乐主力学校这3所学校,实地考察校区建设情况。”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建立了即时沟通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动态督查机制,全程做好服务保障的贴心“管家”,建立了涵盖各职能部门、学校、建设单位在内的联系微信群,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对学校建设进展情况及事项进行了任务分解,并对需要推进解决的事项进行任务督办。
据了解,宝龙街道还多次搭建平台,对辖区内3所学校反映的优化公交路线、安装摄像头以及提升周边环境等工作进行了及时有效对接。如今,可到达宝龙外国语学校的定制公交已开通,拆除围墙后相关监控点也完成布设,周边道路、路灯优化等工作也已结束。
“党建+征拆”:土地整备加速推进
作为“东进战略”的桥头堡,宝龙街道最大的优势是土地空间,是龙岗区产业空间面积剩余较多街道的之一。虽然街道辖区有大量的剩余空间,但是大多处于一种零碎或是低容积率的已建成区,没有形成成片的土地集约效应,土地的使用效率较低。
2016年街道分设后,街道党工委以“腾空间、促发展”为中心战略,积极推动谋划土地整备,成立以来共完成13个项目的土地整备和房屋征收工作,整备土地空间约65.8万平方米。为顺利推进征拆工作,宝龙街道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以“党建+征拆”理念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党群同心、干群合力,开创了“以党建带征拆,以征拆促党建”的新局面。
今年,普罗吉公司的“注射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研发项目”成功落地宝龙的产业基地。该项目是入选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课题项目,量产后的年产值可达500亿元。项目最终选定在同乐老太坑片区,涉及土地整备范围约20.25万平方米,涉及拆迁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龙岗区委书记张勇、区长戴斌高度重视该项目,协调各方召开专门会议,分析研究老太坑土地整备工作。同时,各相关部门、区委抽调参与土地整备实践锻炼干部也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横向、纵向力量都调动起来,为基层攻坚克难提供有力支撑。
土地整备涉及利益大,牵涉范围广,关键时刻更加需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于土地整备项目多、任务重等实际,宝龙街道土地整备中心成立了攻坚克难党支部,和坑尾居民小组党支部结对子。同时,街道选派素质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文敏昌作为派驻坑尾居民小组党支部第一书记,相互支援、凝结合力、协同战斗,形成“1+1>2”的聚合效应。街道土地整备中心攻坚克难党支部积极与老太坑菜篮子用地的经营主体——深圳市田地蔬菜基地发展公司(简称“田地蔬菜公司”)的党支部密切联系,争取其支持与配合。在集体的努力下,征收任务最终得以及时完成。
如今,普罗吉重大产业项目近期供地的1、2、3、4号地块的土地整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前后仅用了6个月,再一次彰显了党建引领的重要性。“未来,宝龙街道将复制推广老太坑土地整备项目的做法和经验,并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各方党组织力量,以真情真心对待被征拆群众,按时完成征地、拆迁、安置、保障等各项工作,为深圳东部中心建设凝聚更加强大的‘宝龙力量’。”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交通引领布局:“两轴两城一带”加速推进
“‘产城汇融,智造宝龙’跟街道的发展定位高度匹配。”杨旭光表示,街道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汇聚融合,推动辖区由“制造”向“智造”全面转型,只有配套功能优化,产业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提升,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今年以来,宝龙街道在作风建设上大胆创新,狠抓基层党建,改变工作作风,选派街道科级干部担任45个居民小组党支部第一书记成立工作组,直面群众改善辖区交通问题。目前辖区多个道路的隐患都已消除,如宝龙街道宝其路与乐其路交会处已安置两盏新的信号灯。
据了解,宝龙街道将以交通为引导,依据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等合理布局,按照“三生融合、宝地宝用”的要求重点打造“两轴两城一带”。以此为契机,宝龙街道将主动融入国际大学园科技创新圈建设,打造集基础研究+科技金融+创新研发+成果产业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两轴两城一带”即宝龙大道发展轴、深汕路发展轴、宝龙科技城、东部高铁新城、绿色生态带,街道将着力布局“串珠成链”的交通基础设施,借力地铁14号线、16号线轨道线路建设,推动坪山站东部综合性轨道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关键性骨干道路建设,推动东部过境通道、惠盐高速改扩建等对外道路建设,尽快打通龙坪路、丹荷路、碧新路等断头路,畅通对外连接通道,同时实施宝龙大道及周边道路综合改造,打通内部微循环。
资料显示,深圳坪山站位于宝龙街道,厦深高铁、沈海高速等路网体系有效连接两个区域经济动脉,规划建设的深汕高铁在深圳坪山站和深汕特别合作区设站,深汕特别合作区将进入宝龙半小时经济圈。宝龙街道作为深圳市实施东进战略的桥头堡,与汕尾市深入实施“向西融珠”战略相向而行、遥相呼应,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圈与海峡西岸的接合区域,按照深圳市第“10+1”个区的标准顶层设计、规划建设,未来合作潜力巨大。
目前,深圳市结合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开展的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已明确提出建设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西丽站-坪山站-深汕特别合作区站)线路,时速达350公里,半小时可达位于宝龙的坪山站区域。今年年中,宝龙街道主要领导率队赴深汕特别合作区考察,在两地未来将进入半小时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就加强经贸合作、产业规划、项目用地、园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将进一步加强经济性、事务性合作,建立“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产业链条,积极探索参与“对口帮扶+合作共赢”的“飞地经济”新模式的具体路径。
编辑 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