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东莞市文化馆举行2018年东莞文化四季之“对外文化交流季--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影像联展及非遗墟市”启动仪式,粤港澳大湾区的摄影家、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合作。
2018年对外文化交流季是文化四季活动的第三季,由东莞市文广新局指导,东莞市文化馆主办。共由12项活动组成,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影像联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非遗项目、东莞文化精品节目走出去、夏冰语言艺术大师班、徐瑞祺合唱指挥大师班等,涵盖了演出、展览、讲座和非遗交流等。
对外文化交流季活动将延续到今年11月中旬,不但东莞市民可以通过交流季活动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各兄弟城市风貌和文化底蕴,东莞本土的艺术团队也将为广州、深圳以及云南昭通等城市或地区带去富有莞邑特色的精品节目。
11座城市69幅影像作品再现大湾区发展历程
对外文化交流季启动仪式当天,同步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影像联展,邀请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的69幅影像作品组成了此次展览,无论呈现的作品是震撼的摩天大厦,还是有着浓郁历史气息的古建筑,都是摄影家立足于自己生活的城市,挑选最具特色的城市风光、人文风情、城市建设等,展现和诠释了湾区城市各自独特的魅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本次影像联展从策展到开展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但凭借着大湾区兄弟城市之间的通力合作,成功地实现了湾区摄影家的大动员,使得此次联展能够顺利呈现。希望市民能够借此联展为契机,唤醒对自己生活城市全新的解读和认识,解锁对湾区城市的探知欲,携手展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壮阔前景。
首次牵头大湾区城市联合“开墟”
启动仪式当天的另一场重头戏,是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专场。东莞非遗墟市自项目启动以来,一直注重培育非遗墟市的销售量、影响力、知名度。
本次专场共有10个城市的28个非遗项目参加,例如香港的李锦记、广州市的小凤饼(鸡仔饼)和广州榄雕、深圳市的池上麦氏奶茶和剪影、珠海市的药线灸、佛山市的佛山彩灯和南海藤编、中山市的咀香园杏仁饼、肇庆市的疍家糕和端砚、江门市的大有凉果和新会葵艺、惠州市的糯米酒和黄金酥丸,还有东莞市的寮步香市、糖不甩、保安围扣肉、庾家粽、高埗矮仔肠、麒麟制作技艺、厚街什锦菜头、冼沙鱼丸、中式茶点烘焙、新村腐竹、寮步豆酱、莞草编织、厚街腊肠等,是东莞非遗墟市首次尝试牵头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集中开墟,市民“足不出市”,就可以畅享来自大湾区城市群的美食、工艺品和传统医药。
前哨活动奠定交流基础
2018年对外文化交流季是东莞市文化馆首次尝试牵头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进行文化合作,为了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在今年9月和10月中旬,东莞市文化馆先后举办了三次前哨活动,通过组织东莞合唱团、东莞非遗墟市前往大湾区其他城市参加演出、展销活动,以及邀请深圳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文建军来莞举办摄影大师班的方式,为对外文化交流季的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对外文化交流季活动,恰逢东莞市文广新局主办的东莞·昭通文化扶贫活动,东莞市文化馆将全力以赴组织东莞文化精干力量,带上优秀本土精品作品远赴云南昭通,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