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年现代化改装之后的“神州第一舰”深圳舰焕然一新,17日以全新的姿态开启为期四天的重回“娘家”之旅。深圳市民对于深圳舰总有一种特殊的牵挂,在过往的20年间,一艘舰与一座城的动人故事一直在温暖上演。
向全球宣传深圳20载
上午9时40分许,全新的深圳舰在热烈的欢迎声中缓缓靠岸,记者看到舰艇以最隆重的姿态挂满旗,桅杆上悬挂的“热烈欢迎亲人登舰指导”和“为人民服务”横标,全体舰员在甲板上整齐划一地向第二故乡亲人行礼致敬,岸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欢呼声,来自育才三小的学生也有模有样向舰员举手敬礼。
对于很多深圳人来说,他们的记忆中都有这样熟悉的场景,因为这不是深圳舰第一次来深圳,记者在泊位见到市民董先生,他先后4次登上深圳舰,每一次他都很激动,他对记者说:“深圳舰与深圳这座城市很亲,只要它回到深圳,我都会想办法要会一会这个老朋友。”
登上深圳舰,首先看到的是船尾展板上讲述的深圳舰与深圳的历年往来故事,上面按年度展示了深圳舰与深圳市、南山区开展的种种活动。
据了解,深圳舰在人民海军史上首次出访欧洲、非洲、日本,航迹遍布四大洋五大洲,被誉为“外交明星舰”,在深圳舰命名入列的20年间,深圳这座城市的名字也随着深圳舰的足迹走向世界,由此也吸引了很多外商与外企到深圳发展。
“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我们乐意通过这个‘移动的国土’向世界宣传深圳!”现任某驱逐舰支队副政委、曾任深圳舰政委的蒋军大校告诉记者,舰艇上不仅会有专区展示深圳文化,在舰艇在出访的时候,部队会专门印一些介绍深圳文化的小册页,这些小册页特别受登舰参观的海外华人华侨的喜爱。
“向海外介绍深圳我很自豪。”服役20多年的深圳舰电子技师岳国旗说,每当看到海外华人小心的收藏这些小册页时,自己都能感受到海外游子对深圳的那份期盼与祝愿。
熟悉的国防教育基地
当日,育才三小的30余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现场,小朋友一个个都很兴奋,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天老师就布置了查找深圳舰资料的家庭作业,很多小朋友都下载了图片和一些文字,特别是班上的男生讲起在电影中看过能对付导弹的万发炮都一个劲想登舰一探究竟。
登上舰之后,各种大型导弹和鱼雷更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纷纷围着讲解员问来问去。深圳舰讲解员杨健跃表示,随着我国科技进步,深圳舰也经历了武器的升级与换代,经过数年现代化改装,深圳舰的编队指挥、警戒探测、信息保障、远程区域防空和对海精确打击等能力均有较大提升,各型装备全面实现国内自主保障,舰艇综合作战效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深圳与深圳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深圳舰也是深圳人熟悉的国防教育基地。仅在近年,就组织了部分党政干部到深圳舰过军事日、深圳小学生夏令营——《我的军旅梦》活动等等。为此,南山区还与深圳舰签订了《城舰共建公约》,并设立了“爱军习武成才基金”。
深圳双拥工作重要内容
深圳市双拥办负责人表示,深圳舰的到访是深圳双拥工作的一部分。近年,深圳市围绕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充分整合运用各方资源,力求寻找特色鲜明的双拥专题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国防双拥宣传氛围。
深圳依托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持续开展科技、教育、文化等多形式拥军活动,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撑,其中南山区出台《拥军微实事项目议事规则》、盐田区出台《为部队办实事项目管理办法》,促进实事拥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并支持深圳舰改装升级及文化设施布设工作,资助文化设施建设经费150余万元,改造了会议室、通道、阅览室、文体活动中心及基础设施建设,甚至计划成立VR体验室,来提高深圳舰的训练水平。
为解决官兵实际困难,深圳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还对深圳舰部分官兵进行特殊困难进行帮扶,自2002年起,深圳每年妥善安置接收一名深圳舰的优秀转业干部,十几年来从未间断,有效调动了深圳舰官兵的积极性。
小贴士:
深圳舰
深圳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装备联合机动编队指挥系统的导弹驱逐舰,1997年10月下水,1998年12月命名入列。舰艇全长154米,宽17米,采用蒸汽动力装置,双桨双舵,最大航速超过30节,续航力4000海里,标准排水量6000吨。
入列以来,深圳舰圆满完成了亚丁湾护航、重大联演联训、远海战备巡逻等四十余项重大任务,创造了人民海军史上首次出访欧洲、非洲、日本等记录,航迹遍布四大洋五大洲,被誉为“外交明星舰”,先后荣获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5次,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