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辈子只做文学,文学只做了诗歌。”10月16日,86岁高龄的诗坛泰斗谢冕新作《中国新诗史略》在北京大学召开新书发布会。这是继2012年12卷本巨著《谢冕编年文集》后,他推出的又一部耗费十年心血的研究力作。该书内容涵盖整个中国新诗的写作历史,图文并茂,为百年新诗发展奉献了绚丽芬芳的“一束鲜花”。
“一生只做一件事:谢冕与中国百年新诗——《中国新诗史略》新书发布会”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培文联合主办。百余位专家学者和诗人济济一堂,共同见证百年新诗发展史的学科研究大事件。
“中国新诗的一百年,是始于‘破坏’而指归于建设的一百年,是看似‘后退’而立志于千年的一百年。”作为一个诗歌国度,中国新诗的发展无异于是千年诗歌史的一次大变革,开启和促进了中国新文学乃至新文化的历史新篇章。该书着眼于百年新诗演进的脉络及问题,充分体现了谢冕先生对新诗独特的感受和判断及其全局的整体把握能力。
他指出,“诗言志”的血脉贯通古今,中国诗歌传统并没有因白话新诗的出现而中断,而是获得“英气勃发的现代更新”。新诗的成功在于,即使诗歌走向大众,基本做到言文相谐,同时,代表现代潮流的新思想、新观念顺利地进入诗中。作者充满历史意识和研究情怀,全书无论从历史场景的梳理还是理论意识、学科观念层面,都对“新诗之为新诗”做出了重新厘定,在宏观意义上为当代文学学科注入了新质和活力。
该书气壮词雄的文风,深怀理想的个性,深切的历史情怀和现实关注,在与会学者中激起热烈反响。会上,专家们就《中国新诗史略》的学术意义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表示它无愧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扛鼎之作,对中国新诗及其研究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著名学者严家炎先生在致辞中表示,谢冕先生历经十年研究创作出的《中国新诗史略》是留给中国新诗历史发展一个永远的记忆,一首交织着赞美无限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美丽的散文诗。
著名作家曹文轩在发布会上说,谢冕先生是一位诗人,在做文学批评时,隐去了一个时代重要的诗人的身影。他对诗的体会,对诗人以及诗歌创作过程的体会,能够找到确切感,真正地完成对诗人与诗的解读、阐释。谢冕先生的批评在学术文字中闪烁着诗性迷人的光芒。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陈晓明发言感谢谢冕先生为中国新诗在关键的历史阶段做出的关键工作,谢冕先生的诗歌研究不仅承接了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诗歌批评的传统,也是新时期诗歌批评的滥觞,从此,新诗的批评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反过来更促进了当下汉语诗歌的创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副社长金娟萍则从出版人的角度高度评价《中国新诗史略》一书,她认为这是一本在理论和文学史料上完美结合的著作,本书的出版也是北大出版社独具眼光的一次当代学术题材出版行动,为后人保存了很多容易被疏忽的新诗的历史文献。
发布会上同时启动了“北大培文创意写作名家讲坛”“培文慧写作平台”“北大培文诗性教育”。从2014年起开始的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至今已举办五届,大赛依托北京大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丰厚的文学资源和专家优势,顺应“双创”,力求“新感觉、新形式、新思想”,以创意打破传统的作文模式,激发语文创新思维,实现了创意写作与中小学作文的良性对接。
谢冕先生作为大赛的首席顾问,为大赛写下了“文学的希望,在未来,在青少年”的寄语,并亲临每届颁奖现场,以热情洋溢的发言激励获奖选手。“创意写作名家讲坛”由著名作家和文学教授亲自讲授创意写作课程,名家说法,中西合璧,以专业性和学术性向广大的青少年打开创意写作的大门。“培文慧写作平台”则依托连续五届大赛累积的百万参赛作品,全面掌握了学生写作水平,大赛已建立起了青少年写作水平标准化评价体系,“培文慧写作平台”将深入了解学生写作训练模式,倾力打造写作能力提升的个性化服务平台,更加精细化地服务于青少年的写作教育。北大培文作为国内青少年创意写作的知名品牌,将在青少年创意写作教育实践的第二个五年里,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北大培文诗性教育”的推进,是中华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让“诗”真正回归中小学,缔造完美的、丰富的、迷人的诗性校园。谢冕先生就是诗意校园的引领者和守护者。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