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俗称换心术,是救治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生命的唯一办法。近日,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成功地完成了在新院区的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很好,10月8日准备出院。据悉,作为全国首批广东省两家心脏移植医院之一,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已成功完成15例手术,最长存活的患者已有16年。
6小时手术,心衰患者成功换心
这例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是一位严重心衰患者,今年才39岁。2015年,他因反复胸闷、气促入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全心扩大、二尖瓣轻--中度反流、心律失常、心功能Ⅲ-Ⅳ级。
最近三年,患者心衰情况越来越严重,心脏功能逐渐下降,心脏移植是唯一救命的办法。患者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脏移植中心登记备案并完善心脏移植相关检查后,开始焦急地等待心脏供体。
9月3日19点,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脏移植负责人杨建安院长接到紧急通知:有一位脑死亡患者自愿捐献心脏移植供体!
杨建安院长立即率领心脏移植团队启动紧急手术预案,重症医学科、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手术室多科协作紧急方案迅速启动。
医学上,有个词叫"冷缺血时间",是从器官离开供体冷灌注(冷保存)时开始到移植后供血开始的这段时间。各器官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心脏只有6~8小时,缺血时间越长,器官的质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预后越差,生存率越低。供体捐献的消息一旦确定,就必须争分夺秒,联系接受移植的患者及家属,评估病情,准备器械、耗材、衣物、保温箱,计算到达及返回时间等。
9月4日下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刘志红主任、杨晓涵主任怀着最深的感动和感恩向捐献者遗体告别、默哀后,将捐献者捐出心脏迅速送到了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院手术室。这里,杨建安院长率领郭建洲副主任医师等心外科团队,麻醉科黄志勇主任、体外循环叶晓青主任等专家组成的心脏移植团队,已经准备就绪。
21:10,历时6小时,换心成功。患者送进ICU心脏移植监护病房,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第1天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病情稳定,在ICU心脏移植病房继续接受心功能、器官脏器功能维护、抗感染、抗排斥反应等支持治疗。
用先进的抗排斥理念和方法闯过排斥关
对于心脏移植患者来说,最难闯的是术后的免疫排斥关。
什么叫免疫排斥?打个比喻,就像我们的身体里原本住着一家人,突然间闯进了一个陌生人(移植的心脏)。自身的免疫系统发现闯入的陌生人,身体细胞联合起来对"入侵者"进行"攻击"。因此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降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来尽可能的保护心脏,但是免疫抑制剂也会带来不良反应,如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等。
这位患者术后第1日就立即开始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免疫治疗初期,患者就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尿量减少、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低热、血白细胞升高。这些临床表现,考虑为心功能不全及药物副作用所致,但同时也不排除急性排斥反应、并发感染可能,这为移植术后监护治疗带来难题。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脏重症医学团队学科带头人陈伟新副院长、温隽珉主任率领心脏移植术后监护团队,评估心脏功能,监测各项生化指标及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为患者制定了适合的围术期康复治疗方案,每日商讨免疫治疗及感染防治措施,经验丰富的重症医学科专业护理团队进行精心看护。
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心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第6日便可下床轻微活动,随后在ICU进一步监护康复治疗。
心脏移植已成为心血管医院常规手术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是全过首批通过的心脏移植医院之一,从2002年至今,已开展了15例心脏移植手术,无论是手术成功率还是术后生存率,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脏移植的综合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心脏移植术为每一位濒临死亡的心衰患者提供了重获"心生"的可能。这些幸运的移植患者,生活也从换上了一颗健康有力的心脏后重新起航。他们中,有已经手术16年的患者,换了一颗心后,现在身体很好,生意也越做越大,从华强北做到了大洋彼岸;有重回工作岗位、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患者;有换心后收获了爱情、结婚甚至创下了生子奇迹的女换心人。
心脏移植手术难度高,术后并发症多,围术期管理复杂,不仅要求主刀医生水平高,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需要一支心外科、手术室、麻醉科、体外循环和ICU的等多学科合作的团队来集体协作,往往代表着一家医院、一个城市的整体医疗水平。
近年来,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在心脏移植各个研究领域不断深入探索,已在心肌保护、手术技巧、术后抗排斥反应、术后监护隔离、远期随访等方面取得丰富的经验。经过多年的磨合和实践,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已经拥有一支优秀的心脏移植团队,包括技术精湛的心外科医生、麻醉师、体外循环及强大的术后监护团队。移植心脏的技术已经很成熟,让每例换心手术都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去年,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这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ECMO体外循环生命支持系统、数字化杂交手术室、配备精良的ICU心脏移植病房……软硬件的提升,让医院的心脏移植如虎添翼。
针对目前心衰患者收治困难,心衰管理尚呈简单的孤立性治疗模式,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等问题,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还在新院区开设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心衰病房,设有41张床位,目前已能进行覆盖心衰各种病因及各个发展阶段的治疗,包括规范的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和终末期心衰的心脏移植。院方介绍,今后还将建立心衰大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建立心衰患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示范体系,建立慢性心衰长期管理平台,全面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的心衰治疗中心。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