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黏土捏出“骨架彩塑”!有望成为全国艺术教育品牌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焦梅 刘应林 文/图
2018-09-29 09:05
摘要

在日前结束的首届广东东莞公共文化产品采购会上,一批展示道滘本土文化的“骨架彩塑”作品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批由道滘本土艺人制作的骨架彩塑作品除了《龙舟》外,还有《麒麟引凤》、《粤剧人物》等。

一米多长的龙舟,龙头高高翘起,龙眼炯炯有神。

龙舟上的26个船员表情各异,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赛龙舟时群龙竞渡、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这是一尊名为《龙舟》的骨架彩塑作品。

在日前结束的首届广东东莞公共文化产品采购会上,一批展示道滘本土文化的“骨架彩塑”作品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批由道滘本土艺人制作的骨架彩塑作品除了《龙舟》外,还有《麒麟引凤》、《粤剧人物》等。

用实际行动传承本土文化

“骨架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的一种,是以铁丝木块搭建骨架,以石膏材料定型,以彩色超轻纸粘土美化外表,以人物作为主要创作对象的一种新型雕塑工艺。它的创作者东莞市道滘济川中学的美术教师赵树青从2013年开始摸索,2015年初步形成了这种新的雕塑工艺。

赵树青是济川中学的教师,虽然不是本地人,但他却创造出了土生土长的东莞本土骨架彩塑艺术作品。从2008年毕业至今,在东莞市道滘镇十年的工作生活,让赵树青对道滘的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说,道滘是“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粤剧曲艺等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并且早已经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他创作的作品几乎都是反映老百姓日常传统活动及生活点滴的,有《粤剧人物》系列作品和展示粤剧表演伴奏团队的作品《民艺乐》,有展示道滘非遗文化的作品《麒麟引凤》,还有展现老百姓传统文化活动的《龙舟》,以及展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回家的路》。他说在创作这些作品时,他从来不参考样本,也不需要去现场观摩,完全凭借自己多年来耳濡目染地积累,他创作的作品也都有着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未来,赵树青还打算进一步挖掘道滘本土文化,继续创作粤剧人物系列作品,还打算创作裹蒸粽系列作品。他认为艺术作品源于生活,也应该为生活服务,不应该是无病呻吟、很自我的存在。他要用实际行动传承本土文化,让艺术服务于文化。

“骨架彩塑”填补了雕塑在我国中小学推行的空白

“骨架彩塑”推出后,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北京专家尹少淳表示,“骨架彩塑”填补了雕塑在中国中小学推行的空白。“骨架彩塑”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以后有望成为全国艺术教育品牌。目前,除了道滘济川中学开展有骨架彩塑艺术教育外,东莞市内以及中山也有多个中学已经在开设骨架彩塑课程。

今年4月,赵树青名师工作室成立,目前学员已经遍布广东各地,甚至有外省的老师也已经加入到工作室中,他们定期组织教研活动,10月开始还计划向全国吸收学员,工作室全部实行免费培训,公益推广。

赵树青说,在东莞文采会上,就有人想向他购买骨架彩塑作品,也有人通过网络联络到他想购买作品,但他说做骨架彩塑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对于未来骨架彩塑的发展方向,赵树青表示,文化方面他想让自己的骨架彩塑作品更本土化、系列化,让骨架彩塑成为一个道滘的文化品牌,继续为道滘传统文化服务,为东莞文化呐喊;另一方面希望“骨架彩塑”能够走出东莞,成为全国艺术教育品牌,艺术教育公益推广,推广到全国各个中小学去。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焦梅 刘应林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