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新闻系“后浪”毕业设计“露一手”
深圳晚报记者 方舟 实习生 陈婉雯
2021-04-29 11:50

4 月 28 日,一年一度的深圳大学新闻系毕业设计(以下简称深大新闻系毕设)拉开帷幕。在汇报厅讲台中央,这群新闻学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一则深度报道为四年的求学生涯画上句点。

作为新闻行业未来的"生力军",这群即将踏入社会的"准新闻人"都在关注哪些题材?通过哪些方式呈现?对新闻事件又有着怎样的理解?深晚记者通过连日观察、现场感受和采访,一窥这群新闻学子历经数月打磨的作品背后所包含的新闻理念、人文关怀以及他们对社会独特的观察视角。

▲深大新闻系学子进行毕设答辩。

短视频来了

新媒体技术成展示亮点

在今年的汇报展示上,深大新闻系学生使用了包括漫画、动画、短视频、微纪录片、图文推送等在内的多种新媒体展现手段。关注垃圾回收小镇转型升级的毕设小组更是制作了"含金量"十足的动画科普视频。据小组成员介绍,他们的动画素材主要来源于现场的实景拍摄以及网络素材,后期制作上则以非线性关键帧动画辅以三维摄像机动画,兼顾新闻性和观赏性,在播放过程中现场数次响起掌声。

此外,以视频代替以往的 PPT 演讲成为今年展示的一大亮点。聚焦广西百色异地搬迁移民的毕设小组正是通过一段段视频,串联起小镇居民的故事,直观向现场观众呈现了移民在时代变局下的困惑和思考。"这说明在短视频的潮流的席卷下,我们的新闻毕设答辩现场也受到一些比较正面的冲击,同时反映同学们的新闻制作意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新闻系特聘教授辜晓进对深晚记者说。

汇报现场之外,毕设小组成员选择了在微信公众号、抖音、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社交平台上同步更新选题内容。以关注深圳流动摊贩的毕设小组为例,从今年 3 月开始,他们就定期在小组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采写完毕的新闻报道,并配套制作短视频在微信视频号上发布。

走出象牙塔

基层人物成报道"主角"

每年深大新闻系毕设都有一些选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获得不错的社会反响。在这些历经数月打磨的选题背后,是学生对社会事件独特的观察视角与深入思考。有的选题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毕设小组利用选题自主度高、制作周期长等优势,对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差异化"报道;有的选题则"偏门",将报道视野聚焦在社会边缘人群和少数群体上,寻求选题的新颖度和稀缺性。总的来看,无论"热点"还是"冰点",毕设选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其背后的人文关怀。

▲深大新闻系毕设答辩现场。

今年也不例外,基层人物再度成为深大新闻毕设的"主角"。在《尴尬的深圳小镇人——广西百色异地搬迁移民的故事》作品展示中,毕设小组以异地搬迁小镇居民的故事为主体,将异地搬迁小镇的人物故事与脱贫攻坚的大背景相结合,还原异地搬迁小镇居民希冀与挑战并存的现状。另一小组的毕设作品《深圳的哥谋生记》,则将选题视角聚焦在深圳出租车司机这一特殊群体上。在报道中,"深圳的哥"的身份除了出租车司机外,在生活中还是铁汉柔情的父亲、早出晚归的丈夫以及在深圳打拼的青年,这些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组成深圳出租车司机群像。

不局限于深圳的开阔选题视野,也是深大新闻毕设选题的一大特点。2017 年,当短视频还未普及,大多数人还不知"快手"为何物时。新闻学子们便跨越 5 省,寻访农村短视频"网红"及其背后的故事,最终形成毕设作品《快手江湖》。今年的深大新闻系毕设同样延续了这一传统,毕设作品《走在钢架上的人》将选题目光投向江西南昌一个高空焊接从业者聚居的村镇,通过对高空焊接从业者的访谈和行业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将高空焊接从业者的个人故事与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相结合,赋予钢结构建筑行业以人情和温度。

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的题材,更体现新闻学子的"职业嗅觉"。2018 年深大新闻毕设作品《摩尔的野蛮生长时代——深圳购物中心饱和度调查》将目光投向深圳星罗密布购物中心,毕设小组通过深度调查、专家访谈、横向对比等方式,从多个维度分析深圳购物中心饱和度现状。作品一经展示随即引起社会多方关注,报道陆续被多家媒体转载。今年深大新闻毕设同样不缺少"接地气"的选题,毕设作品《流动的人生——深圳流动摊贩生存实录》聚焦于流动摊贩群体,通过人物故事的全景展现,探讨流动摊贩群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勇气可嘉

耗时半年挑战复杂选题获业界认可

"深圳的哥谋生记"小组的唐辰总结说:"我觉得毕设是对我大学四年的一个总的测试。"从选题到资料搜寻,从采访到写作,一部深度报道新闻作品,融汇了四年的知识。"理论课会影响对选题的判断,实务课会影响对整个作品的表达。有没有努力、是不是真正学到东西,可以在毕设的细节中体现出来。"唐辰说道。

据了解,深大新闻系毕设的制作周期平均在半年左右。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这群新闻学子还愿意静下心来花费半年时间打磨一份报道,这种工匠精神以及不计回报的理想主义情怀赢得了现场老师和业内人士的肯定。"学生有他先天的条件,他有时间做一些媒体所不能做的事情,而且他有激情,能从中得到快乐。这也是新闻学子作为准新闻人对媒体行业的补充,补充一些媒体没有去做的题材。"深大新闻系主任彭华新对深晚记者说。

两次观摩深大新闻系毕设答辩的资深业内人士戴杰认为,虽然这群新闻学子的作品还略带青涩,但是他们在报道过程中已经呈现出职业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以及接近专业化的实操能力。更难得可贵的是作为新闻界"后浪",他们身上依旧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不畏艰苦,勇于尝试。

(原标题《深大新闻系“后浪”毕业设计“露一手”》) 

编辑 冯进容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党毅浩 李林夕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方舟 实习生 陈婉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