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常秀峰深圳美术馆开艺展 曾求道天竺取“艺经”
读特记者 尹春芳/文 李忠/图
2018-09-28 08:43

精细的笔法、巧妙的用色、独特的造型、饱含的诗意……这一幅幅既有中国传统韵味又有异域风情的作品来自一位叫常秀峰的艺术家。他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少有的留学印度的美术家。

由深圳美术馆、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安徽博物院、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协办的“求道天竺——常秀峰艺术展”于28日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分为负笈雪泥(留印前)、天竺求道(留印期间)、鸿雁归来(回国后)三个部分,展出常秀峰创作的中国国画、印度画、素描写生、工艺设计稿、书法等共计130余件作品。此次展览也是常秀峰在深圳的首个大展。

常秀峰于1915年出生于安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他曾入国立艺专学习,蒙受徐悲鸿、丰子恺、溥心畲、潘天寿、傅抱石、郭沫若、张大千等艺术大师指点,在诗词书画各方面均有很高造诣。1947年经徐悲鸿推荐前往印度国际大学留学。1960年他曾被印度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监狱,后被营救回国在家乡安徽从事文博工作;他为了艺术两度离开故土,终因思乡心切而叶落归根,在深圳度过了隐居的晚年生活。

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王聪丛表示,常秀峰在系统学习印度绘画艺术基础上对传统中国画进行的探索,对于现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非常稀有的路径。此次展览是一个研究型、学术型的展览。他的从艺历程对于研究二十世纪美术留学史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有着特殊意义。

     摹印度古画 1947年

风格独树一帜

20世纪中国艺术史激荡澎湃,围绕着如何看待中国艺术,如何让中国艺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同的艺术大家都做了积极探索。他们中多数选择了向外求学,其中赴欧洲和日本求学的美术家居多数,而留学印度的美术家则比较稀少。常秀峰就是其中一位。

常秀峰的艺术探索首先建立在自身扎实的传统绘画的功底之上。在赴印度求学之前,他便在国立艺专接受了系统的美术教育,并对中国艺术有自己的思考。《现代艺术的命运》中就表达了他将自己的艺术探索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对艺术的中与西、古与今做了思辨性的追问。

1947年来到印度之后,他又拜在印度复兴派代表画家南达拉尔·鲍斯的门下。南达拉尔·鲍斯被誉为印度“齐白石”,力图恢复印度传统艺术,而且对中国的宋画有着深入的研究,给常秀峰的艺术之路带来颇多助益。

在常秀峰的绘画实践中,沿着两方面展开。一条路径是临摹,只不过对象是印度莫卧儿细密画和印度复兴派绘画。另一条路径是以写生的方法创作。在学习了印度当时绘画的技法后,常秀峰以写生的方法进行创作。在1948、1949年两幅《校园之秋》为题材的写生作品上,可以看到他用中国画与印度复兴派绘画元素进行对比尝试;在《知音》《何处是归程》等作品上,我们看到他运用印度画技法的成熟。在写生的背后,每幅画给人的感受都特别有诗意,非常细腻、生动。

通过深入细腻的观察,加上勤于练习,常秀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他反复思考将东西方艺术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在《摹印度古画》作品中可见常秀峰的一些思考。印度莫卧儿细密画引进了波斯细密画的元素,也间接吸收了中国工笔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这幅画的题款中,常秀峰认为该古画中既有宋画的写实精神,也有埃及波斯风格;再比如,常秀峰的山水作品,在传统的笔法、写意精神的基础上,设色方面做出了大胆的突破,在此次展览中亦有呈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刘继潮认为,常秀峰负笈印度,求道天竺,“像唐玄奘一样‘取艺术之经’”,研习印度绘画。面对异域的人物与自然、风情与物态,常秀峰以中国写意绘画大体为统摄,创建“白描异卉”“天竺异韵”“异域图真”的现代画家个体图式。这批作品将成为近现代中印美术交流史上珍贵的绘画遗存,为中印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交流、发展做出贡献。

     《何处是归程》1948年

信札展现叔侄深厚情感

此次展览还有一大亮点,便是展出常秀峰与其叔父——著名文化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常任侠的往来书信。这三十余封穿越了大半个世纪的鸿雁传书,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常秀峰的从艺历程,也见证着常任侠常秀峰叔侄俩共休戚、互慰藉的深厚交情。

深圳美术馆策展人李原原撰写了《共休戚 互慰藉——读常任侠常秀峰往来书信有感》一文,生动细致地对两人的书信做了梳理。二常交往主要体现在人生经历、思想和艺术创作、为人处世等方面。在人生经历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常秀峰每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上,都有常任侠直接的助益。“常任侠与常秀峰叔侄之间的交往对常秀峰艺术道路的选择与方向都有引领的作用。”李原原如是说。

在思想和艺术上,常任侠写给常秀峰信件中,涉及绘画、书法、鉴赏、收藏等方方面面,可以看到他在希望常秀峰把艺术这条路走好时,给予的切实指点;在为人处世上,他们二人的家国情怀、政治立场、待人接物等都有相似之处。

     《翠叶雪花》20世纪40年代

晚年留驻深圳 谱写美术佳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中国向世界敞开的一扇重要窗口。这里开放的风气、温暖和煦的阳光吸引了不少美术名家的到来,这其中就包括朱屺瞻、李苦禅、陆俨少、宋文治等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书写着他们与深圳的不解之缘。

在这一大批美术名家的名单中也有常秀峰。2006年,92岁高龄的常秀峰从香港搬到深圳,直至2010年离世安葬于深圳。深圳是常秀峰安度晚年之所,是他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选择落叶归根的地方。

常秀峰的儿子常筝回忆自己的父亲时表示,他的父亲是一位传统的知识分子,自小接受中国传统文人式的教育,涉猎广泛,精通戏曲、音乐、诗歌、篆刻等等。“我父亲非常风趣、健谈、善于沟通。他精力丰富,喜欢讲故事,将人生的哲理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他眼中,父亲将艺术融入了生活。居住在深圳的日子里也是笔耕不辍,写字、绘画、篆刻,始终坚持对艺术的追求。

此次展览主办方之一,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宋珮表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尤其是20世纪很重要的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是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都是个体串连而成。“常秀峰的展览作为我们中心推出的第一个个案研究,非常有意义。我们把他的展览放在深圳也是因为他与深圳的特殊缘分。”

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子蚺表示,深圳美术馆一直关注20世纪艺术名家在深圳的艺术活动,推出的“美术菁英在深圳”聚焦于此。此次正是基于常秀峰的艺术个案中蕴藏的丰富价值以及常秀峰与深圳的特殊缘分,尤其是对于当下中国艺术研究上所带来的突破性与可能性,推出这一展览,对常秀峰这一特殊艺术个案进行梳理。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文 李忠/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