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迎国庆,笑语话桑梓。9月21日晚,香港深圳南湾南岭村同乡会千余名乡亲汇聚在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九周年。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黄兰发,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恩等出席典礼。
改革开放40年来,南岭村人不断超越自我,社区经济从传统到现代化转型,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缩影。南岭村在香港的乡亲有近2000人,香港南岭村同乡会是南岭村为密切联系香港同胞而架起的一座“港乡桥梁”。该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同乡会的纽带作用,与香港乡亲密切交流,与南岭村社区侨联会紧密配合,秉承同心同德精神,团结广大南岭村在港乡亲,积极开展爱国爱港活动。
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表示,香港南岭村同乡会成立4年来,胸怀祖国,立足香港,情系家乡,坚定不移地拥护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成为众多爱国爱港社团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后,希望同乡会及广大在港乡亲,秉承“爱国、爱港、爱家乡”的宗旨,继续发扬南岭村人忠诚爱国、踏实肯干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奋发有为,争取更大的成绩。
【读特新闻+】
南岭村:深圳改革开放的缩影
改革开放40年,南岭村人一直傲立潮头不断超越自我,社区经济从传统到现代转型,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缩影。
随着工业进村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南岭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从一穷二白开始创建和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工业进村开始,南岭村党支部于1983年开办村民夜校,聘请老师讲课,提升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1986年,为全村197名儿童实行免费入园入学;1993年,创办市、区一级水平的南岭幼儿园;1995年,为建设布吉高中,无偿提供天良山5.9万平方米土地;1999年,投资创办南岭小学,并从省内外聘请了优秀教师。
1983年,原村委会开始设置图书室、阅览室,为村民学习文化、科学和政治创造良好条件。1989年,在深圳市图书馆的指导下,图书室扩建为图书馆。2009年该社区又投资400多万元,将原来的10000平方米商业中心改建成深圳最大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了全国首家24小时社区图书馆。
1985年,创办南岭医疗站;1988年,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的指导下,建立南岭医院;1992年,按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基层综合医院要求建设医院楼群,添置现代化医疗设备;1993年,被深圳市卫生局评为民办公助的一级甲等医院。
从1983年至今,南岭村共获得了600多项荣誉,其中国家级荣誉28项,被授予“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等荣誉称号。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