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从北京传来喜讯,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18年中国医院大会上,深圳市人民医院邱晨院长荣获全国医院管理者的最高荣誉——2018年度中国医院“优秀院长”称号。
中国医院大会是目前我国医院管理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大会对2018年优秀医院院长和突出贡献奖进行表彰,据悉全国有97位医院院长获奖,其中广东省仅6名院长,市人民医院邱晨院长是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院长。
“留医部”,从优秀到卓越!
作为深圳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深圳市首家三级甲等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一直被市民们爱称为“留医部”。她伴随着特区共成长,不断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取得了累累硕果。
2017年11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管理团队被《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评为“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并获“信息化应用”“医院药事管控”“医院形象与传播”专项奖。
2017年12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三甲复审。
2018年3月,冲进香港艾力彼“全国顶级百强医院排行榜”,排名全国第92名
2018年6月,成为广东省政府重点资助的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中9家“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之一。
深医“登峰”的秘诀
改革创新,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不断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借力“网络医院”“延续服务”引导病人有序分流就诊。各项医疗指标稳中有进、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医院在历年深圳市卫计委和深圳市医管中心综合目标年度考核中均名列前列;
荣获“全国2015年度创新服务示范医院”称号,为华南地区获此殊荣的两家医院之一;在国家卫计委通报表扬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先进典型中,医院被评选为“改善住院流程”示范医院、神经外科被评为“优化诊区布局”示范科室。
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院内交通“即停即走”,大大缓解院内交通压力。打造急诊科为集诊疗、手术、住院、EICU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立体化”救治中心,严格质控“时间窗”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绿色通道。
医院2012年就已建立了全国首家网络医院,全面优化诊前、诊中、诊后服务流程,提供预约挂号、全程支付、电子病历、在线报告、全程健康管理等服务功能,极大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目前,网络医院注册用户已超过130余万人,2017年全年累计为近百万人次提供出院后、门诊后、体检后连续跟踪服务。
延伸医疗服务,网络医院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2年即开始网络医院建设探索,为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医护人力资源效能,通过网络医院、医院“天使服务队”、“春风义工队”,建立起院内、院外的有序医疗健康服务流,延伸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
实现了网络医院对延续服务部工作的互联网技术延伸,建立了连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十数家国内外院校的医疗协作网,建立涵盖26家医院的胸痛中心专科联盟网络连接。
基于网络医院的“诊室中第三把椅子”荣获“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第二名,获国家卫计委组织评比的“全国2015年度创新服务示范医院”称号;由网络医院实施的《基于云平台的深圳网络保健中心的构建及应用示范》项目获 2015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再获“最佳创新互联网医院奖”。
狠抓绿色医院建设,节能降耗出实效
自2014年狠抓绿色医院建设以来,医院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按国际通用能耗指标--标准煤(Tce)进行专业审计,医院在工作量继续攀升的同时能耗持续降低。
先后获得深圳市医疗系统锅炉“油改气”标杆单位、《健康报》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广东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卫计委“优秀节能型示范医疗单位”、南方电网“绿色联盟荣誉成员单位”、广东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先进单位”……
强化科教发展,规划学科建设
医院在注重临床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把科教兴院作为推进医院科学发展的首要战略,加大科教投入,加强学科建设,对现有16个省级重点专科、24个市级重点专科加大提升力度。
引进25个国内外顶尖“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包括8个院士团队),医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三名工程”项目获授2016年深圳市投资推广年度十大优秀落户项目,“深圳市人民医院-爱丁堡大学国际糖尿病诊疗中心”获得“2018年度苏格兰教育事务大奖”。
2018年8月30日,深圳市人民医院“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Chris Redman教授产科团队。
在2017年举行的“深圳市第一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中,医院三支参赛队伍囊括了团队一等奖、二等奖及全部单项奖冠军,极大地提升了医院住培工作的影响力,2017年11月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在其住培专题调研中对医院的住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此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过严格遴选,成为国家首批、广东省广州市外唯一的国家专培基地,已于2018年正式招生并开展培训工作。与湘雅医院合作的“红斑狼疮诊治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各出奇招,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
作为“登峰计划”培育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脏与大血管、肿瘤病学、内分泌学、高压氧、手外科、超声医学、风湿免疫学等几大优势学科均掌握了国际国内新技术。
心内科是深圳市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心脏中心,在冠心病及电生理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多项成绩。除了左心耳封堵术、室壁瘤降落伞封堵术等,今年心内科又引进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技术(TAVI),实施了深圳市首例此类手术。
深圳市人民医院2017年建成了深圳市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今年又列席首批国家心衰中心。在登峰计划下,医院引进了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专家郑奇军,建立心血管外科团队,形成了完整的心脏和大血管学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是广东省和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2017年度手术量约4000余台,出院病人数2000余例,现为深圳地区规模最大的介入科。科室率先在深圳开展并完成首例颅内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进华南首台、全国第二台准分子激光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以微创、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成为女性患者尤其是有生育要求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信息化建设提速,统筹规划补短板
按照“智慧医院”建设方向,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逐步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完成了由医院统一管理、方便患者多渠道预约、网上支付的“医院统一号源池”建设,避免号源重复放出影响就诊秩序。
决策支持系统在院科两级“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日渐重要。完成了异地医保结算的接口开发,结算人次及人员地域分布在全市居领先水平;作为国家C-DRG收付费制度改革的首批试点医院完成了CCHI的分类编码与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对接,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建设信息灾备机房,提升信息安全水平;升级信息系统基础架构,提高信息系统对各业务的支撑保障能力。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试,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升级改造方案设计工作。
医院与腾讯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在处方、检验、检查单已实现自费和医保患者扫码支付的基础上,通过AI导诊等小程序开发打造全流程智能就医平台,逐步优化各科室信息化应用效率,减少就诊时长。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医院社会效益
医院对口支援包括援外、援藏、援疆、对口帮扶广西河池市、喀什、宁明县、广东和平县、东源县等地,扶贫人数及接受扶贫进修人数居深圳市卫生系统之首。
医院高度重视援疆、援藏工作,从人才、物质上全力支持喀什市人民医院发展,从2010年开始帮扶该院。
2014年喀什市人民医院成功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
在学科建设上,喀什市人民医院在我院病理科帮扶下开设病理科,2012年该院首张病理彩色图文报告正式服务于临床,标志着该院结束了五十余年没有病理诊断的历史。
该院妇科是我院重点帮扶的专科,自2015年起,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团队5名专家的先帮扶下,喀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成功创建喀什地区临床重点专科,是喀什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二甲医院妇科专科,现阶段已达到了三级医院妇科的医疗水准,妇科肿瘤手术达到了该地区先进水平。
医院建立深圳首个“宁养院”,公益性服务贫困、癌症、晚期、疼痛的病人;响应政府号召,医院每周派驻专家到医院附近的社康服务管理中心服务,提升社康服务管理中心的诊疗能力,以及为基层患者提高诊疗水平。成立医院延续服务部,系统追踪在医院就诊与住院患者,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延续院外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