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才一号基金团队负责人王红卫:助力创新创业,“不拘一格”投人才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2021-04-25 19:29

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2017年1月,总规模80亿元(后增至100亿元)的深圳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宣告成立,设立一号、二号、三号股权投资基金,作为政策性基金,主要投向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深圳市人才一号基金,总规模6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由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部分区政府引导基金、深创投集团及社会资本出资设立,深创投受托管理。截至今年3月底,一号基金总共投资项目29个项目(32轮次),涉及金额12.37亿元。就一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人才一号基金管理团队负责人、深创投人才基金投资部总经理王红卫。

聚焦“人才”项目 助力创新创业

王红卫是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学士、管理学博士、研究员。他拥有20多年科技创业服务和创业投资管理经验,曾担任深圳市南山区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南山区大沙河创新走廊建设办公室主任、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理事,期间先后主导孵化3000多家科技企业,主导投资32个创新创业项目,首推科技金融工作,对接银行等单位为80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60亿优惠贷款支持。如今,他负责管理首期规模20亿元的深圳市人才一号基金,代表投资案例包括:普门科技、微芯生物、杰普特、澜起科技、商汤科技、高灯科技、清研环境等。

记者:深圳市人才一号基金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王红卫:2016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支持企业和人才发展。其中,《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第四十六条提出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根据有关政策精神,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发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引导作用,由市属国企参股并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共设一号、二号、三号三个子基金。其中,人才一号基金(即:深圳市人才创新创业一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总规模60亿元,由深创投集团负责管理。

人才一号基金2017年9月正式运营,经过实际三年多的投资运作,投资了29个项目(32轮次),70%以上的项目核心团队成员获得过各类人才认定。投资项目中,微芯生物(688321)、普门科技(688389)、杰普特(688025)已实现上市,高灯科技、泛海统联、清研环境、中科飞测等其他项目也在快速成长中。

记者:目前投的项目,有哪些在服务过程中很有成就感?

王红卫:我们坚持“三分投资、七分服务”,与已投企业进行密切互动,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管理、规范发展、资源对接、后续融资、资本运作等各种发展中的难题。企业的困难解决了,我们作为投资人,实现了赋能,很有成就感。

服务的内容很多,方方面面。比如: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泛海统联,是专业的金属粉末注塑成型(MIM)产品生产商和技术方案提供商,已经成为许多国内外知名大品牌客户的供应商。这家企业发展迅速,急需扩建厂房。我们多方对接信息,最终协助企业在坪山找了四五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并大力协调了后续事宜。

深圳高灯项目,是我们与腾讯等机构一起合作投资的。在我们推动下,去年企业总部从海南迁到深圳南山,我们协助企业与相关部门沟通,最终成功解决了十个问题。企业高管搬家到深圳面临子女入学难题,我们积极了解附近各学校情况,也做了力所能及的服务。

中科飞测,是一家研发和生产工业智能检测装备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我们正积极整合资源帮助其对接更多客户。

“不拘一格”投人才

记者:您对人才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呢?

王红卫:我对人才的理解,概念更宽泛、更全面,不限于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某类人才。在寻找优质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高端人才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比如,有一家企业,我们在投资考察的时候,发现创始人只有本科学历,但是他在丰富的创新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优秀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成绩不低于相关认定需要达到的标准。我们基于对他和企业团队的认可,最终投资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投资后,表现突出,不到三年,从初创项目快速发展,已申报了科创板上市。

记者:您刚才提到突破政府对人才的认定标准,给市场和技术出身的人很多机会,想听您具体谈一谈你们会从哪些维度去关注政府认定之外的人才?

王红卫:关注两个侧重点,一是怎么突破,二是我们的倾向。

其实我们突破人才认定也是有限度的。经过政府认定、选拔的人才无疑非常优秀。在此之外,我们也会特别关注这样的团队:创业者未必是非常“高端”的人才,但是创业团队里面有高端人才,或者创业团队整体实力特别强。比如,去年我们投资的一个项目,创始人是中专生,是市场拓展型人才,但他吸引了德州仪器的博士加入团队。创始人的眼光和胸怀是我们最看重的,企业家应该努力让企业成为人才“蓄水池”。

其次,检验所投项目的成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成果,一是市场效益,这个项目在细分赛道行业是不是排在前面。我们立项了一个做激光雷达的项目,创始人是首席技术官,本科学历,但是他不断迭代技术,他的技术成果打动了我。这家企业去年只有5000多万元收入,今年预计会有1.5-2亿以上的收入。虽然创始人现在也没有被认定为什么类别的人才,我们也愿意投资他的项目。

在投资倾向方面,人才一号基金是这样定位的,即“三不限”、“三优先”。“三不限”即行业不限、地域不限、阶段不限。“三优先”是优先投深圳项目、优先投中早期项目、优先投硬科技类项目。我们投的项目70%以上是硬科技类,基本都是高端装备、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实实在在符合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行业项目。

“深爱人才,圳等你来”

记者:您在政府部门做了很多年,一直在服务人才。近些年国内各省份,都开始在人才方面发力,给钱,给房,甚至还给教育资源等各种生活配套资源抢人才。有些人觉得高房价的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减弱,您怎么看?

王红卫:这是一个很客观的问题,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很复杂的问题。深圳对企业家、对创业者总体来说是很关爱的,对有志于在深圳创新创业、做一番事业的人才,很有吸引力。深圳鼓励创新的环境、完善的产业配套、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对高端人才的重视,等等,这些优势都非常明显。但是对想找一份工作的人员、尤其是对高校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在深圳找不到较高待遇的工作,可能确实会因为房价而对在深圳工作望而生畏。

深圳对人才的吸引有很明确的措施,吸引对象是有针对性的,既然有这个政策,肯定是吸引某一个群体。比如早几年房租补贴,博士一年3万、硕士一年2万、本科一年1万。高层次人才奖励中,如果是博士研究生学历,可以申请认定后备级人才和C类人才,补贴金额达160万,很显然这对高端人才是有吸引力的。但是,深圳目前对于中低端人才的吸引力有下降。一些二三线城市生活成本低很多,生活环境也不错,成为很多人就业的首选地。

我觉得人才在选择就业城市时要着眼于长远,科技创新企业也要懂得分享。很多企业采用合伙人制,核心人才到深圳都有股份,他们都是铆足了劲埋头苦干,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深圳市在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方面持续有很多举措。比如:深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聚焦“人才”项目,是全国首创;市委市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市属国企人才安居集团、以及各个区的人才安居公司都在积极推进人才安居工作,缓解、平抑住房困难的问题。

记者:您对深圳市人才发展有没有什么建议?您对创新创业的企业家人才有什么建议?

王红卫:我觉得首先是做大增量。“深爱人才,圳等你来”,这个口号反映了深圳市求贤若渴的姿态。人才一定是多多益善,增量充足,人才特色才能丰富,人才结构才能更加合理。如果人才增量不足或者停顿,发展就会停顿,面临人才资源枯竭。

第二,优化存量。优化存量要靠政府和社会,政府用政策引导,社会调节平衡,发掘人才,给人才提供舞台,提供更好的空间,让人才得到快速发展。

第三,激活变量。做大增量和优化存量是加减法,能不能把人才工作变成乘法?那就要激活变量。要吸引顶级人才,带动高端人才实现裂变式发展。多几位任正非先生这样的企业家,就能促进人才裂变式发展。

具体到政策方面,一是加大精准引才力度,二是继续搭建平台。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和一些科研院校等,已经把汇聚高端人才、创造高精尖技术的“架子”搭起来了,但是能够全球领先且被全球广泛认知的黑科技成果还没有形成。还需要不断努力,让深圳在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中脱颖而出。

企业家人才方面,我的建议是:第一,企业家要有视野,耐得住创业的压力和寂寞,特别是科技创新类企业的企业家、创业者,不能急功近利。第二,要有胸怀,懂得分享,用好合伙人制度,吸引人才凝聚团队智慧。第三,要有市场化的眼光,技术产品着眼于长远,要有产业化能力、派生能力。“一招鲜,吃遍天”不现实,要不断突破企业产品市场的天花板。第四,发展策略方面,在控制经营风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先占领市场,再谋求利润。

企业做大了发展好了,就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如此,我市方能广聚天下英才,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原标题《深圳市人才一号基金团队负责人王红卫:助力创新创业,“不拘一格”投人才》)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