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跑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加速度”!深圳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丰硕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2021-04-25 07:57
收录于专题:深圳发展全景扫描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奔跑不息,是深圳形于外的城市气质。而深沉持久、开放包容、凝聚人心,是这座城市成于内的文化软实力。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各项建设加速奔跑,这座城市的文化景观,也有了更丰富的色彩。

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圳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着力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着力传播“深圳好声音”,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从“根与魂”“破与立”“广与厚”的不同维度,我们试图勾勒出深圳文化这些年的演化图谱,从中追寻这座城市的精神密码。而这,也是深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之路上,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根与魂:有力构建城市精神体系

4月14日,由45名专家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举行首场宣讲报告会。宣讲利用“百课下基层”活动平台,采取专题报告会、红色资源现场讲、网络宣讲、学校思政等方式,实现对各领域、各群体、各层级的全覆盖。“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把党的奋斗历程,转化为我们奋斗的精气神。”有现场听众在活动后表示。

连日来,深圳全市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通过多措并举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灯塔如炬,指引航向;旗帜招展,大步前行。

近年来,深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思想在深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同时,城市构建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在岁月的淬炼中,寻找城市的根与魂,让深圳精神更加鲜明。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宣传文化战线全力策划开展4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逐梦•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等活动备受好评。宣传报道气势磅礴,“黄金八月”以及10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前后高潮迭起,央视《新闻联播》103次为深圳“点赞”,国务院新闻办先后举办两场新闻发布会,网上网下、境内境外媒体对深圳报道力度空前。

世界瞩目深圳。在特区建立40年后,“深圳”,已经成为了一段故事、一个符号,成为了人们观察当代中国的绝佳视角。人们提到深圳时,想起的不仅是那片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更是一种超越了行政区域的时代精神。

去年,深圳凝练概括了“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精神,描绘新时代里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谱。如今,深圳将再一次筑思想之基,立城市之魂,引领时代,聚力前行。

破与立:创新改革引领时代之先

今年3月,读特app上线“6.0”版本,并推出全国首创的AI飞卡阅读“读特模式”,简洁清爽的交互界面,为用户带去了新鲜的阅读体验。读特诞生以来,从技术、运营和使用体验上不断推陈出新,倾力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融媒体旗舰品牌。而这,也是深圳报业集团聚力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改革所迈出的关键一步。

不破不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技术的倒逼下,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在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深圳正在坚定前行,用创新放飞着自己的文化理想。

破,是破陈旧的观念与体制。从2017年以来,深圳推动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深化改革,通过建立委托管理的新模式和人事管理、人才引进、绩效考核、业绩激励的新机制,建设新型院团,以改革激发活力。近年来,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现代粤剧《东江传奇》、舞剧《追梦人》……由深圳院团打造的一部部文艺精品,见证着摆脱滞后体制羁绊后的改革成果。

立,是立创新的品牌与项目。深圳在国内率先推出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城市文化菜单”,每年收录一批国际化、标志性的品牌文化活动,深圳设计周、“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等重大品牌文化活动进入深圳的文化菜单,塑造了城市开放时尚的文化形象。

立,是立创新的模式与机制。近年来,深圳大力推动三大国有文化集团的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打造了媒体融合重点项目“读特”、“壹深圳”。全市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从去年以来,全市媒体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浓墨重彩地宣传了超大型城市战“疫”的“深圳样本”,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

立,是立创新的方式与思路。本月,深圳首次发布年度文明行为规范实施主题和不文明行为治理清单,将围绕共享单车、垃圾分类、文明交通等三大主题展开针对11项不文明行为的治理。近年来,深圳不断探索城市文明建设法治化新路径,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以法治的刚性力量推动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船到中流浪更急”,文化建设中,深圳不断打破思维定式,在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顺应技术趋势,助力舆论引导、思想教育、文化建设、文明培育,探索城市文化发展的最佳路径。

广与厚:播撒梦想深耕文化沃土

今年年初,南山博物馆接连举办的两场重磅展览颇受瞩目——“美林的世界在深圳——韩美林生肖艺术展”用生肖艺术唤醒了人们共同的文化回忆和艺术感动;“南有嘉鱼——荆州出土楚汉文物展”通过大批楚文物展示了想象奇谲、神秘瑰丽的浪漫楚文化。

如今,不仅市一级文化场馆大展频频,区级文化场馆的活动也屡屡引起轰动,扎根全市的文化园地百花绽放,生机盎然。

“这里就是文化沃土。”知名哲学家周国平2018年受邀担任坪山图书馆馆长,非常认可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深圳读者是真喜欢读书。这里有活力,正在迈开文化创新的步子,充满了很多可能性。”

近年来,深圳的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正在推进的“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与“十大特色文化街区”错落在深圳各区。“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建设稳步推进,已建成6座大型书城和47家公共服务型书吧。如今,全市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

如果说,遍布全市的文化设施以及频密开展的文化活动,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广度”,那么,在增进文化的“厚度”上,深圳同样不遗余力。

当年轻的深圳邂逅厚重的人文学术,迸射出城市新的精神能量与思想动力。近年来,深圳在学术上不断发力,创办了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术刊物《深圳社会科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吸纳全国名家成为深圳的“智囊团”,并评选了15个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社科学术的发展进步筑牢根基。

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离不开高品质的系列文艺作品。来自深圳的歌曲《向往》《爱国之恋》《信仰》《再一次出发》、广播剧《罗湖桥》《大爱人间》、电视剧《黄土高天》等7部作品分获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灯火里的中国》登上了2021年央视春晚,深圳文艺精品广受赞誉。

如今,深圳正在谋划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制定城市文化新的战略图。在经济特区40年的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后,深圳文化正奋力吹响前行的新号角。

(原标题《奋力跑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加速度”——深圳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丰硕》)

编辑 关越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雪松 王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