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首日,罗湖各中小学“第一课”是这样的......
读特记者 冯庆 见习记者 张思奇 通讯员 叶梅 何艾 孙丹婷
2018-09-18 18:52

9月18日是台风过后恢复上课的第一天,为了让学生通过此次灾难珍爱生命,学会感恩。罗湖区各中小学相继开展“灾后第一课”教育活动。

珍爱生命——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展主题教育

9月18日早晨,在经历剧烈台风后,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两校区师生分别回校正常上课。学校德育处主任叶梅与副主任黄宇分别在一二校区利用晨会时间对同学们进行了“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主题教育。

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师生们看到,建校时栽种的老榕树被台风吹倒,倒塌的大树占据了半个操场,一校区连廊的廊顶被狂风掀翻,二校区的草坪被掀起。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孔文东带领学校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家长义工、学生志愿者,积极回校参加台风善后清理工作。在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教育局、翠竹街道办、益田集团等多方努力下,进校的道路得到及时疏通,校园和课室的环境基本恢复整洁。

“台风山竹”的到来,给全省全市带来巨大损失。叶梅对同学们说,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尊重自然规律,与之同步呼吸、和平共处。同时,为唤起同学们的感恩之心引导同学们思考:“9月17日,几乎各行各业都正常上班,为什么只有中小学校幼儿园继续停课?”同学们感悟到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孔文东在讲话中提醒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弥足珍贵。”同时告诉大家,台风来临时,最安全的是待在家里,校园内外多处拉起警戒线,各个禁行区域绝对不能进入。

此外,学校还为各班师生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请各班主任在9月18日至20日期间,按照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对同学们进行预防自然灾害学会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对救灾人员和善后处置人员的感恩教育、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的环境教育。

感恩奉献——百仕达小学台风后家长师生配合武警修缮校园

受台风“山竹”的侵袭,罗湖区百仕达小学4棵市政大树倒向校园,造成两处围墙受损、1处学生阅读区域受损坏、两处球场灯柱倾倒、1扇玻璃门碎裂。更为严重的是,学校门前的太安路两旁大树几乎全被吹到,倒塌的大树把整条马路封得严严实实,学生上下学通行困难。全体师生和家长积极配合武警工作人员修缮校园,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9月17日,罗湖区政府、街道办组织武警、消防、机训大队等多支队伍进行灾后抢险,一方面帮助学校清理倒塌大树,一方面全力以赴打通太安路。下午5点,校内危险基本排除,障碍得到清理。太安路也初步打通。但倒塌的树干树枝还堆积在马路两旁,安全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回顾灾后一天的抢险修缮工作,有许多感人的镜头:

感动一:领导高度重视百仕达小学的修缮工作。17日一大早,罗湖区副区长宋强、公安局局长牟春生、翠竹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朱锋、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等一行先后到学校视察,并组织消防官兵帮助学校清理校园倒塌树木。宋强向百仕达小学校长熊佑平详细了解了学校受损情况及抢险措施,强调一切要以学生安全为主,要把学校的修复工作进度及时向家长反馈。

感动二:家长的关注与关心。18日一早,住在学校附近的家长自发到学校查看受灾情况,对学校损坏的围墙及相关的设施心疼不已,并主动加入到倒塌树木的清理队伍当中。有家长为大家买来手套;401丁之茵妈妈为大家买来矿泉水;303邵馨玥的爸爸一整天都待在学校,帮助联系与协调,组织抢人员修缮一处处损坏的地方······学校因有你们而骄傲。

感动三:学生的微笑。可爱的孩子们也在大人们的影响下,投入清理树木的“战斗中”,主动去拖动自己力所能及的树枝,给武警官兵等工作人员送去食物和饮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感动四:全体教职员工的爱校情怀。学校在考虑交通安全、天气情况后,通知教职工推迟到校,可是老师们不约而同正常到校,他们或清扫运动场地、或锯掉倒塌的树干、或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武警官兵的用餐、或维持路口的交通。不仅积极主动,看起来也十分专业。

感动五:不辞辛劳的武警官兵等工作人员。清理过程中,校园成为武警官兵等工作人员的临时休息点,在整个疏通道路工作中,他们不怕辛苦、组织有序,许多人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中午用餐,学校清理出8间教室,让他们用餐和休息,用完餐后马上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学会自保——华丽小学教育学生注意安全保护自己

“前天你一定和家人一起,待在家里,躲避来势凶猛的超强台风“山竹”。听了一整天耳边呼呼乱叫的狂风、窗外倾盆而下的暴雨,你有何感想?”在华丽小学的灾后第一课上,华丽小学校长朱先云与孩子们亲自交流,“通过这次台风,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如此脆弱!”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警醒、一次次铿锵有力的疑问抛出,将孩子们引入对安全的深刻思考。

“希望你们能学会审辨大自然的秘密和规律,在灾害面前,我们应好好思考,如何做好应对?才能尽量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朱先云向孩子们谈到,既要认识自然的力量,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更有力量的健康成长。

敬畏自然——怡景小学组织学生分享台风中的经历

“大榕树连根拔起,铁皮屋都飞走了,水渗进了屋里,妈妈都吓哭了……”在怡景小学的灾后第一课上,一位学生用自己稚嫩的语言重现了台风期间的亲身经历,师生们共同回忆了这两天来台风肆虐过的每个镜头,昨日的满目疮痍一幕幕重现,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此外,老师用语言引导孩子们把眼光看向今天的快速伤愈,孩子们看到了环卫工人、干部群众、消防官兵及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双手恢复了校园的光彩,用“深圳速度”创造深圳的奇迹。

课堂上,通过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高举的小手,感受到孩子们对深圳、对家园、对身边人的感恩与担当。“‘灾后第一课’的意义如涓涓细流,感恩与担当淌入了每个怡景学子的心田。”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教育形式,让孩子们铭记自然的力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后的生活中,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此外,还有许多中小学充分利用此次台风“山竹”作为教育契机,积极展开“灾后第一课”,进一步教育学生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学会感恩。

编辑 黄小菊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见习记者 张思奇 通讯员 叶梅 何艾 孙丹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