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书店:将文化理想书写在中国乡村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文/图
2021-04-18 23:17
摘要

由先锋书店举办的第一届先锋书店诗歌奖4月17日在先锋南京汤山矿坑书店举行了颁奖典礼。同天,先锋书店在南京连开两家书店,实现了疫情后的书业重振。

由先锋书店举办的第一届先锋书店诗歌奖4月17日在先锋南京汤山矿坑书店举行了颁奖典礼。同天,先锋书店在南京连开两家书店,实现了疫情后的书业重振。在活动结束后,记者专访了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寻访先锋书店作为一家实体书店在当下的坚持与突围。

钱小华是深圳特区报的忠实读者,订报已23年。

“诗歌是时代精神的庇护所”

新开业的先锋南京汤山矿坑书店漂亮地被安置在绿坡之下,宛如一座伊甸园。4月17日,丁当、于坚、万玛才旦、毛焰、余秀华、鲁羊、陈东东、梁小曼等知名诗人、作家、艺术家聚集于此,参加先锋书店诗歌奖的颁奖仪式,韩东、里所、柳向阳分享了首届诗歌奖的三个奖项。

“在我们身处的时代更需要伟大的诗歌,诗人是属于自由的精灵,诗歌是和平的武器,诗歌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庇护所。我最热爱的就是诗人,就像我热爱先锋书店一样。”钱小华表示。举办诗歌奖的想法由来已久,此次举办民间诗歌奖,正是想表达先锋书店对诗人的致敬,对中国诗歌的尊重,鼓励当代诗歌创作。目前,诗歌奖的评委和评选范围还仅限于国内,今后这一范围还将不断扩宽到全世界。

先锋书店一直有诗歌情结。“诗歌是先锋书店25年来始终重视的部分,在我们每个书店都摆在最显眼的地方。”钱小华介绍,先锋书店长期致力于推动诗歌的实践和创造,不仅先后开办了三家诗歌书店,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打造了诗歌塔,还举办过跨年诗会和多场深入人心的诗歌主题活动。每场活动都盛况空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接受采访的先锋书店办公区,就叫“先锋书店诗人之家”,这里接待过大量的中外诗人。

“先锋书店之所以要做诗歌的活动,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原因,我们有几十位员工都爱写诗。有些员工已经出版过作品,我们马上还要再把员工们的诗结集出版。他们把先锋作为故乡,把诗歌作为异乡,他们在这里工作,是把故乡和异乡连接在一起。这也是先锋书店‘先锋’的一个所在。”钱小华介绍。正如诗人于坚所说:“先锋书店本身即是伟大的诗。”

携乡村书局模式首次“重返”南京

当天,先锋书店在南京有两家书店同时开业,在走过疫情笼罩的去年之后,这成为了中国实体书店传来的振奋人心的消息。

先锋南京汤山矿坑书店

其中先锋汤山矿坑书店面积约1300平方米,书店所在地是汤山矿坑的灰窑遗址,先锋委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艺合境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杨志疆进行定制设计,建筑师完整保留了场地上原有20余米高的两个红砖灰窑塔,在旁边空地上建造了新的建筑空间,充分尊重灰窑塔的场地特征和历史元素,实现了矿区修复设计的当代性人文创造。

先锋园博园筒仓书店

而另一座新开书店为先锋园博园筒仓书店,位于江苏园博园主展馆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师崔愷亲自主持设计。书店是先锋和江苏园博园合作打造的人文标杆项目,是首个工矿遗址修复改造的先锋书店项目。筒仓书店一期占地面积568平方米,原址为白水泥厂房,由十个近20米高的水泥筒仓改造而成,极具工矿遗存的场地风貌特征及面对未来探索与突破的先锋精神。

这两家新店都启动于去年疫情期间,虽然没有进行前期宣传,但已有不少先锋读者闻风而至,开业当天即有大量读者前来。余秀华、万玛才旦等“大咖”的到场更增添了现场的人气。

钱小华介绍,位于南京近郊的这两家书店其实都属于先锋书店的乡村书局序列。从2014年开出安徽碧山书局开始,先锋书店独辟蹊径,积极拓展乡村书局项目。如今,先锋已经拓展了安徽碧山书局、桐庐云夕图书馆、松阳陈家铺平民书局、屏南厦地水田书店、大理沙溪白族书局等多个乡村书局,每个书局特色各异,通过与当地乡村特点的结合,乡村书局已经成为展示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工艺的重要平台。

“先锋就是永远有实验精神”

近年来,不少连锁书店都在进军城市中心的购物中心,先锋为什么要坚定地走向乡村?

“事实上,许多商业体都邀请过先锋入驻,但这不是先锋想做的事情。”钱小华说,8年前,在中国书业最低潮之时,他决定书店向乡村书局拓展。如今看来,这成为了先锋转型的开始。“我来自农村,对农村是有感情的。这些年里,看到不少乡村有‘空心化’的趋势,令人非常遗憾。我希望把先锋乡村书局作为一个文化工程,通过先锋的品牌影响力共同推动乡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在安徽、桐庐、松阳、屏南、大理等地的先锋书店,已经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地标,用钱小华的话说,每个项目都是一个作品。“每个店都是有温度有生命有灵魂的作品,都是与一流建筑师一起塑造的集体记忆。”

陈家铺平民书局

而让他最为津津乐道的,并非书店屡屡上榜被评为各种“最美书店”,也并非书店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打卡点”,而是乡村书店正在践行着他实现进行乡村文化建设,推广乡村阅读和平民教育的理想,更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钱小华告诉记者,村民对书店很支持,在陈家铺书局开张前,书店里的书都是通过村民们一肩一肩地挑过去的。他在乡村书局经常看到有当地的老人、孩子到书店去,很多孩子还会热情地为外地游客介绍村里有个先锋书店。这是他特别自豪的时刻。

沙溪白族书局

在实现文化情怀之余,先锋书店如何实现乡村书局的盈利,也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而钱小华对此底气十足:“乡村书局是与各地政府合作的,前期工程都是由当地投入,书店是轻资产、低成本的运营模式。此外,书店的选址主要靠近旅游景区,选择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方便读者抵达。而且先锋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一条产业链,有我们优良的选品,有在地化的文创产品,有25年的品牌积淀和资源。这些都是能够壮大先锋根基的,也保障了先锋可持续的运营。”如今,部分乡村书局每个月能实现十几万到几十万元的销售额,图书、文创、咖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绝大部分书局都是盈利的。

他介绍,乡村书局的战略是“西征东进”,将主要布局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今年底或明年,广东就将开出第一家先锋书店,选址于江门开平,这是一座由粮仓改造而来的书店,目前已经进入了设计阶段。

钱小华的下一个梦想是能够开一家“废墟上的书店”以及“无人之境的书店”,这可能是一次更加大胆的尝试。“先锋书店就是要永远有实验精神和探索精神,大家都能想到的就不是先锋了。我们不是比店数和规模,而是永远去开辟另一个道路,通向光亮的世界。”他说。

(原标题《先锋书店:将文化理想书写在中国乡村》)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怡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