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传来好消息,该院顺利通过了2020年第三批次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的认证。国家级胸痛中心的认证将大力推动急诊救治体系建设,让更多急性胸痛患者在家门口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据介绍,国科大深圳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9年1月19日,由该院副院长汪涛担任主任委员和行政总监,医院全力支持建设“胸痛中心”,为其实施和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该院“胸痛中心”于2020年6月19日迎来了广东省胸痛中心相关专家的现场认证,顺利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验收。2021年1月21日,医院再次迎来了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专家组现场核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执委会于近日公布了投票结果,结果显示,国科大深圳医院通过了2020年第三批次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的认证。经过严格考核,国科大深圳医院正式从“基层”转“标准”,实现了急性胸痛救治能力的再度飞跃。
专家介绍,“胸痛中心”是指通过院内院外的区域一体化和院内的多学科的协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以及危险评估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既能缩短高危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能减少低危患者不必要的化验检查,减少资源浪费和患者的经济损失。经过医院各科室的不懈努力和多学科合作,国科大深圳医院胸痛中心最重要的指标“D to B(door to balloon,患者入院大门时间到球囊/导丝开通血管的时间)”平均时间降到了90分钟以内,基本稳定在60分钟左右;即心肌梗死的患者从进医院大门到急诊手术开通闭塞的心脏血管仅需要1小时左右,这能够大大减少患者坏死心肌的范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保护心脏功能,延长生存期。据统计,国科大深圳医院最低的救治时间为18分钟,患者呼叫120,120院前急救医师第一时间做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立即将心电图远程传输至医院,医院提前为其准备好手术室、手术团队等,患者绕过急诊科直达手术室,为患者赢取了更多时间。
(来源:深圳新闻网)
编辑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