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将领先大数据风控领域 未来创新将围绕这三点展开
读特记者 范京蓉
2018-09-04 20:10

      普华永道4日发布《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调查中过半受访者认为,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风控将是继移动支付之后,中国又一个能引领全球的领域。

报告认为,科技为金融服务赋予了巨大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系统性风险来源,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还是监管机构,都要深刻理解这种变革蕴含的机遇和挑战。而在金融科技3.0模式下,未来的创新将围绕3个E展开,即Efficiency(效率)、Experience(体验)和Ecosystem(生态圈)

区块链应用前景尚不明朗

就新兴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受访者的反馈显示,大数据应用仍主要集中于产品设计和前端销售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各项基础条件都有待改善,尤其在数据与团队方面面临很大挑战。然而,对于云计算与区块链两项技术,不少受访者对前者仍有期待,认为其起步晚但潜力大,但对后者普遍持谨慎态度,认为其应用前景尚不明朗。

报告显示,各类机构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应用在不断深化。超半数的受访传统金融机构正通过不同形式自主进行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亦或选择与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近年来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策略也有所转变,回归技术逐渐成为趋势。

传统金融机构三方面受益最大

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不仅改变了营销和获客等前端业务,也在驱动中后台的变革。本次调查中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受访者认为,金融科技为其带来的前三项价值依次为运营效率提升、提升客户体验及产品与服务创新。这三项都是传统金融机构服务转型和精细化管理重点发力的方向。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认为,金融科技带来的重大冲击是让闭合的传统金融体系逐渐走向开放的产业链生态模式,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都将成为金融产业链生态圈的组成部分。双方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然而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双方仍然需要应对来自管理文化、监管、商业模式、系统等各方面的挑战。

从对金融科技的投融资层面来观察,传统金融机构的重点落在实施技术投资、转型升级,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分析将是其今后的投资重点;金融科技公司则致力于获得投资机构青睐、发展壮大,但在监管趋严、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融资难度加大,未来须以模式与技术优势突围。

金融科技监管将逐步完善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及监管机构对于金融科技理解和认识的加深,相关的监管措施以及协调机制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此背景下,受访者普遍预期金融科技的监管将趋严,对监管的期望主要集中在:避免行业野蛮生长和跨行业套利、规范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以及加强跨行业跨监管主体的协调。

报告还显示,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在招聘和保留金融科技人才方面都面临挑战。受访者最看重拥有技术开发和金融行业经历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也重视金融科技人才对接市场的能力,却并没有过多强调创新能力。在招聘和保留金融科技人才方面,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留住人才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明确且被认同的业务发展前景。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范京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