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沪深股市依然是上攻乏力,下跌不易。不过,无论大盘如何疲弱,管理层围绕脱虚入实展开的监管丝毫没有放松,而且还有加码升级的迹象。监管层契而不舍,消息股、题材股一轮轮被灭,很多短线投机的高手都自叹不是对手,找了个看奥运比赛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不玩了,休息了。看起来,这年头,还是价值投资,玩些实在的稳当些。
万科控制权之争再起波澜,同为国内地产巨无霸的恒大动用近百亿资金通过二级市场迅速买入万科A股,截至8月4日,恒大持股达4.68%。一举成为万科第四大股东,超过万科管理层。恒大的介入让万科事件又平添了许多变数。公司宣称这次买入是投资行为,尽管对这种说法市场并不太认同,毕竟一年多的宝万之争让万科股票的价值得到较为充分的挖掘,而且万科刚刚公布7月销售环比和利润出现下滑的情况。不为投资而为控股权,似乎更加说不过去,市面上可供买入的流通股已经不多。
不管恒大这次收购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但是一出手就是动用相当于自身股票市值的15%资金,绝对不是伸下援手那么简单。有一点必须承认,这场收购在恒大的资本版图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宝能对万科股价的贡献是价值发现,那么,恒大的出现应该是对万科价值再挖掘再发现。
恒大2015年开始热衷快速收购模式。2015年先后公布了6笔收购事项,累计代价为611亿元。2016年,恒大收购的脚步并没有减缓,先后收购了人和集团哈尔滨4个项目。A股二级市场的廊坊发展以及嘉凯城的收购也是当下市场的热点,当然所有的热点都没有收购万科耀眼。这一事件对于恒大重要,也可能会将国内股市A股的价值发现之旅带到一个新的阶段。
去年以来国内股市异常波动带来上市公司股价巨幅调整,一些行业大鳄纷纷转向资本市场,举牌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市场低估股权分散的银行、地产等蓝筹股成为大佬们争夺的主要标的。地产大佬华润、恒大、宝能齐聚万科,金融大佬安邦、华夏人寿、泛海控股、史玉柱、张宏伟等则在争夺民生银行。
当中小投资者都在迷离和彷徨中不断选择离开的时候,资金实力雄厚的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却开启买买买的模式。可以理解的原因,一方面,通过去年股市的剧烈调整,A股整体的估值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修复,部分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回到合理的水平,显现出中长期投机价值。
另一方面,估值依然较高,处在泡沫争论之中的A股之所以为资本大鳄所青睐,关键一点还在于全球资产正在告别高回报率,进入低收益期。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的最新观点认为,未来5年,几乎所有资产的投资回报率都会变得比现在更低,任何资产的回报率要达到6%都非常困难,甚至,大部分连5%都无法达到。该机构还预计,仅有10%的全球固定收益证券产品能做到3%或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相比较而言,国内股市的一些低估值的银行和地产股,仅每年稳定现金分红的比率就超过5%。国内经济低迷阶段尚且能够如此,倘若经济一旦触底回升,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目前各大股指均处于历史的底部区域,经过去年大幅度的调整,绝对下跌空间已极为有限,这一判断也成为国内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共识。相对较高的分红加上股价中长期走高的的预期,一些低估值蓝筹的相对价值优势凸显,逐渐成为各路资本角逐的对象。
调低对于投资收益的预期不仅是全球化趋势,国内经济脱虚向实的大局也在不断进行方向上的引导。近期备受关注的银行理财新规正在研究制定之中,方案的实施将使国内银行理财告别高收益,4%以上的理财产品目前就已经成为稀缺品,专业人士分析估计,低风险低收益将会成为新常态。
股票投资也是如此,证监会和深沪交易所今年来加大对股票异动的监管,从投机炒作、题材概念向价值投资转向,去杠杆、去泡沫、降虚火。虽然对市场短期的活跃度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对中国股市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8月5日证监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各界对抑制投机炒壳表示支持,并透露《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后将适时发布。当日晚间1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得到核准,其中包括无锡农商行。加大股票供给,打击股票价格异动,让哪些趴在银行账户上的资金断了进入股市博一把的念想,要玩你就玩长的,别想啃一口就走。否则,你就乖乖地去做你的实业。
国内股市价值发现之旅继续深化,投资者需要认清形势,及时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真正脱虚向实。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