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福田区数据驱动区域教育发展推进会暨2018学年校长工作会议在福田区委会堂举行。福田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区教科院全体教研人员,区属公民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幼儿园园长、副园长等近400人参加会议。
对“话”教育:专家校长交流分享互促
今年6月,福田区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确定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县”,全国仅35个县(区)获此殊荣。本次会议旨在落实实验区任务,利用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精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发展的科学性,推进区域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华樾(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素养奠基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韩杰梅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数字化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朱雪梅教授进行了主题讲座。北环中学校长李国标、天健小学校长胡爱民、梅园小学校长周绍贞、荔园小学校长黎新风在校长交流环节,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
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师研修学院院长熊焰教授强调,监测数据显示课程问题,更多体现出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驱动、校园文化、办学理念、育人向往。熊焰希望,各学校能够基于数据,梳理学校真实问题,用数据改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提升福田区域内涵品质。
数据促管理:对接国家教育质量监测
今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开始,福田区教育局一以贯之,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自2011年以来,共参加了5次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的区域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监测项目;还参加了2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监测,覆盖该区全部学校……
为了更好地分析、解读教育质量监测数据,2013年起,福田区打造了由校长、教研员、责任督学和一线教师组成的“数据玩家”团队,他们利用质量监测数据结果,指导学校发展规划和课程规划制定、及教师教学指导,已在全国教研工作会议以及十多个省、市进行了经验分享与推广。目前,福田区整合“教育行政、教育督导、教育研究”等多方力量,已形成“一个中心、统一指挥、多方联动、协同推进”的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格局。
值的关注的是,福田区下半年还将发布福田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并于年内完成四个示范项目,包括:基于课堂诊断数据的办学水平的评估、基于降低学生近视率的体质监测、阅读素养评估、科学素养的大规模表现性评价等。
学位建设提速:扩大“十三五”期间学位增幅
为迎接新学年,福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洪明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强调,要构建福田教育新生态,实现教育惠民成果共享,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介绍,福田区今年两所新建中小学校将于9月1日开学,福田外国语学校南校区和福苑小学,将提供3500多个公办优质学位。此外,福田将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午餐午休,受惠学生目前已逾4万名;还将加快推进幼儿园建设,年内再创建3所普惠园,使全区普惠园占比达77%;并在全市率先开展扶持薄弱幼儿园行动,启动新型公办园建设专项行动等多项举措,以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据悉,“十三五”期间,福田区将实现新建10所学校、改扩建25所学校的目标,到2020年预计可新增学位逾2.49万个,比原有规划再增加约1万个学位。此外,福田区还将继续积极开展“名校+”、薄弱片区学校提质、城中村学校改造等行动,实现“扩规模”和“提质量”并举。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区将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推进“名校+”、“联盟+”等战略,通过新开办学校、薄弱学校与现有品牌学校进行集团化办学,促进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在建的安托山小学纳入红岭管理体系,探索多元体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依托区教科院的智库支持,打造教科院附属学校品牌;还将成立荔园小学教育集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