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深圳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来到距察隅县城100多公里的上察隅镇目本村,向村中第一位大学生送上了7700元大爱扶贫助学金,失去父母多年的藏族学生西绕不用再愁上学的费用了。
目本村原来位于古拉乡的怒江边上,是察隅县最偏远且不通公路的村,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全村29户196人,年人均收入不到2300元。孩子们去乡里上小学,要沿着怒江边的悬崖峭壁走3天的路;去县城上中学,从乡里还要坐一整天的汽车。为彻底改变目本村贫困落后现状,援藏工作组投入2600多万元,把目本村整体搬迁到了环境相对较好的上察隅镇。如今,坐落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部边缘的目本新村环抱于青山绿水间,老百姓每家住上了180多平方米的藏式住房,还有近540平方米的院落,年人均收入也达到了6000余元。
远赴西绕家中送去助学金
西绕家在目本新村的中部,藏式院落里种有一大片辣椒,收获的季节满院鲜红带着喜庆。西绕父母早逝,上高中靠着哥哥姐姐供养。西绕的姐姐扎西对记者说:“尽管我们家庭不富裕,但搬出大山后让我们眼界大开,再困难也要让弟弟读好书。原来弟弟是我们目本村的第一位高中生,他今年成了我们村第一位大学生,全家都为他高兴。”
在目本新村,深圳援藏工作组成员、察隅县教体局副局长彭锐向西绕送上助学金后,嘱咐西绕好好完成学业,在上学上有什么困难及时想援藏工作组反馈。彭锐向记者介绍说:援藏助学援藏工作组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发展教育是最管用的方法,为此援藏工作组联系深圳慈善会与深圳百合集团,募集了110万元“援藏助学·大爱扶贫”教育扶贫资金,从2016年到2018年,已经连续资助了察隅县及察隅农场贫困学生200多人。即将走出家门走向高校校园的西绕接过助学金眼眶湿润,他表示:“在学校一定努力学习,毕业后会回到关怀帮助过的家乡察隅工作,为家乡走出贫困走向富裕尽自己一份力”
援藏助学大爱扶贫,来自深圳的助学金让102名学生摆脱困境
目本村的西绕只是深圳“援藏助学·大爱扶贫”的受益者之一,从上察隅镇西绕家回到县城的时候,察隅县教体局正举行“援藏助学大爱扶贫——2018年深圳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捐资助学仪式”,新学年开学之际,102名贫困新生得到资助。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