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党史讲坛搬到革命旧址,学习教育线上线下全覆盖

南方+
2021-04-09 20:59
摘要

4月9日,在佛山市顺德区革命旧址——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百年征程 奋进顺德”党史开讲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启。

4月9日,在佛山市顺德区革命旧址——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百年征程 奋进顺德”党史开讲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启。记者了解到,顺德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各部门、各镇街组织策划了主题鲜明的系列活动,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凝聚共识谱写顺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佛山市顺德区档案馆馆长叶卉时把讲坛搬到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带来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现场课。

党史讲坛搬到革命旧址

顺德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中国共产党领导顺德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涌现一大批革命英雄人物,留下了顺德农民自卫军干校、西海抗日烈士陵园、三洲抗日烈士纪念碑、振响楼、中国共产党顺德县支部展示馆等一批旧址和纪念设施,也留下了兴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横琴中心沟围垦等一段段让人心潮澎湃的历史故事。

这些是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无可替代的文化遗存,更是激励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推动顺德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此次走进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开展党史开讲活动,是由顺德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顺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顺德区委宣传部、顺德区委组织部、顺德区委党史研究室、顺德区文明办联合主办,活动邀请顺德区档案馆馆长叶卉时把讲坛搬到革命旧址现场——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现场课。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是佛山市顺德区党员教育基地之一。

1924年11月,中共顺德县支部成立,成为广东最早成立的6个县支部之一。此后,中共顺德县支部不断发展壮大,给当时正在兴起的工农运动指明了前途和方向。在党的领导下,1925年6月,顺德成立县农会,并先后成立区农会10个、乡级农会125个。

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则建立于1926年3月,是当时广东省最早的县办农军干校之一,农军干校共举办训练班六期,培训各区乡农军干部300多人,既为当时顺德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干部,也为以后顺德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经验,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从今天开始,我们把党史教育搬到革命旧址和革命遗址来,希望能够通过一场接一场的开讲活动,让大家体会和学习身边的历史故事。”顺德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唐磊晶出席活动并表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旨在将遍布在各个镇街的革命遗址旧址串起来,品味红色文化,感悟传承顺德当年峥嵘岁月、百年征程中的红色精神,加深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佛山市顺德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唐磊晶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两个结合”

据了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顺德区委高度重视,顺德区委各部门共同参与,科学规划,系统安排,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顺德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接下来,顺德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将结合实际,活化党史资源,面向各个群体,推出“党史进村居”“党史进企业”“党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并编写党史书籍、绘制红色史迹线上地图、举办图片展、制作宣传片、打造红色地标和红色线路,开展“大巴党校”顺德党史现场教学、“知史爱党”党史主题读书活动、黄龙骨干培训营、“讲故事、阅顺德”演讲、“红心向阳·童心向党”原创大型儿童剧《红色星球》巡演、戏剧曲艺展演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唐磊晶要求,各部门、各镇街要精心组织,推进落实党史教育学习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要坚持全覆盖,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网站,从而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在全区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二是要与顺德历史、现实结合起来,用好顺德地区丰富的红色地标、红色资源,弘扬传承顺德人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精气神;三是要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村级工业园改造、乡村振兴、教育和民生保障等各方面工作结合,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动力,以优异成绩去迎接建党100周年。

顺德区党史学习教育(精选部分)一览。

(原题为《顺德:党史讲坛搬到革命旧址,学习教育线上线下全覆盖》)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范锦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