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水利工程融资模式!广东发行全国首只水资源专项债券
读特记者 方胜
2018-08-16 16:30

继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之后,备受关注的广东最大水利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再传新动向。为降低融资成本及工程水价,8月16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成功发行该工程首期1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支持这项国务院确定的公益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据悉,这是全国第一只水资源专项债券,开创了国内水利项目发行专项债券融资先河。

大胆创新:开创国内水资源专项债券先河

8月16日上午,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专项债券首次登陆深交所,第一期10年期10亿元债券被“一抢而空”,发行利率为3.96%,投资者认购倍数1.82倍。这也是国内第一只水资源专项债券,开创了水资源行业发行专项债券先河,创新了大型水利工程融资模式。

该专项债券由广东省政府任发行主体,计划发行总额约182.57亿元,其中建设期142.57亿元、运营期40亿元,未来各年发行额度和期限将视情况而调整。此前,广东省财政厅已多次会同省水利厅、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各方,研究制定了专项债券发行方案,中信证券等专业机构亦积极予以支持。

未雨绸缪: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水利事业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因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撑意义而备受瞩目,亦受到资本领域关注。据国家发改委日前批复的可研报告显示,该工程估算总投资约339亿元,中央安排34亿元,其余由广东省负责安排解决。

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该工程,提前布局建设资金问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事业。今年2月,广东省政府研究部署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资金筹措等相关工作,要求该工程坚持公益性原则,鼓励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确保水价可控可调并保持在低水平。

惠及民生:降低工程水价惠及千家万户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支撑的公益性民生工程,该工程惠及数千万人群,其建设及融资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工程水价。此次广东省政府成功发行该工程专项债券,就是充分利用地方债券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发挥其惠民生、促发展的公益属性,尽可能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与工程水价,最终让千家万户受益。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可研报告,标志着这项广东最大水利工程迈入全面建设新阶段。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特区、广东顺德、番禺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解码国内首只“水资源专项债券”】

工程总投资:约339亿元

中央投资额:约34亿元

项目资本金:约178亿元

拟发债规模:约182亿元(建设期发债:142亿元;运营期发债:40亿元)

第一期发债:10亿元

为支持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国内首只水资源专项债券成功发行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