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南岭村青少年“脱鞋下田”,感受劳动艰辛
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江仕平 冼余汉 魏志伦 文/图
2018-08-02 15:24

8月2日上午,艳阳高照,在南岭村求水山的山坳里,100多名青少年头顶烈日,脚踩泥浆,手持秧苗,挥汗如雨,在社区老党员和家长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学着,插下一棵一棵秧苗。这是南岭村社区正在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

劳动间隙,南岭村社区党委张育彪书记还在水田里和青少年一起吟咏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朗朗书声,在山坳里久久回荡。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南岭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紧抓精神文明不放松。在村民群众中积极推行富而好劳、富而崇德、富而好学、富而思进“四个倡导”和过思想关、学习关、劳动关“三关”。劳动在南岭村不仅是为了谋生,也是凝聚村民、教育村民的有效手段。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的情况下,南岭村仍然特意保留了20亩水稻田,作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基地。

每年暑假,社区都会组织村民家长,领着家里的孩子,到水稻田里参加插秧劳动。社区老党员、老村民在田头讲解插秧技巧,进行指导,家长们手把手教,孩子们手跟手学。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孩子身临其境、实实在在地劳动体验,不断加强青少年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培养他们艰苦奋斗不忘本的品德,有效抵制当下青少年中容易滋生的“娇”、“骄”二气。

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告诉记者,现在虽然不是农民了,也不再耕田了,但这种体验劳动,传统教育,每年都组织,目的就是让社区的青少年、后代不要忘本,感受劳动的艰辛,教育他们要富而思进、艰苦奋斗。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江仕平 冼余汉 魏志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