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本土艺术家作品登上国家美术殿堂

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张可
2018-08-02 08:15
摘要

大芬油画村的本土艺术家作品入选8件、大芬美术馆馆藏作品入选3件。

日前,“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次展览的参展作品由中国美协牵头组织,广东省提供改革开放40年历史作品和新创作作品165件,全国各地征集作品中精选100件。据了解,此次展览深圳市共计展出91件作品,其中,大芬油画村的本土艺术家作品入选8件、大芬美术馆馆藏作品入选3件。

生动展现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展览按照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分为“春潮澎湃”“激流勇进”“扬帆逐梦”三大板块。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展览于7月27日至8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之后将于8月下旬在广东展出。

连日来,观者络绎不绝,周末两天早上9点,美术馆门口等待入场的观众已排起近百米的长队。“展览作品题材广泛,反映了国家不断富强的变化、城市繁荣发展的变化,呈现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在专业观众看来,入选作品水平非常高,其中一批大芬油画村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如门简成的作品《罗湖口岸》、蒋庆北的作品《城市的变迁》等,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特区40年来的变化。

《罗湖口岸》/ 门简成 / 197.3cmx320.8cm / 油画。

《城市的变迁》/ 蒋庆北 / 140cmx230cm / 油画。

“一幅幅作品展现了改革开放年代广东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蓬勃精神。今天到广东一看,特别是深圳的繁华景象,让人心生自豪,令人感动。我们能感受到,广东本土艺术家是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时代、歌颂时代、赞美时代。”专家说,本次展览的一个启示是,广东美术家一方面对传统继承和创新,一方面对外来文化吸纳融会,使艺术创作不断呈现鲜活的生命力。

“大芬油画”成深圳文化名片

大芬油画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中国文化产业领先示范区。“大芬油画”是深圳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也是龙岗区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案例。十多年来,大芬油画村坚持原创与产业相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画生产、交易基地和全球重要油画交易集散地。

2016年2月召开的广东省繁荣发展美术专题座谈会提出,推动广东美术强省建设,要大力推进以大芬油画村为代表的美术部落集群建设,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美术品牌和阵地,发出广东美术界的响亮声音。同年,深圳市宣传文化思想工作会议召开,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工作全面实施,大芬油画村作为“十大文化特色街区”,将重点提升完善成为代表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文化地标。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大芬油画村的美丽嬗变正是这个大时代的发展变迁的缩影。从1989年起步到2004年开始的文博会时代,到2012年以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为标志的原创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再到2018·首届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的创立,大芬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向世界展示了美术事业与美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百余幅本土作品入选顶级美术展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大芬油画村原创势力蓬勃发展,一个日益庞大的大芬原创画家群体越发引人注目。据统计,目前大芬已聚集了原创画家300多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2人,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76人,市级美术家协会会员150余人,在国内重量级展览中,大芬身影开始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仅近5年,大芬原创画家的美术作品就有百余幅入选国家、省级美术展。

龙岗区大芬管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大芬油画村不断地涌现出一批批富有才华,颇具探索精神的本土艺术家,他们的美术作品在“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全国青年美展”等有影响的国家重量级展览中展出亮相。他们用心用情融入绘画技巧,有敏锐的创作触觉,能创作出类型不一、风格多样的艺术作品,有新古典的写实样式,也有时代感的表现主义形式。他们在创作和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新的变化,创作出有态度有信仰、又能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作品。

从传统村落到翰墨飘香的艺术小镇,大芬在开拓中不断升华。它的成功,体现了各级政府部门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和务实高效的特区精神,也是广东省改革开放40周年一个成功案例。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张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