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将新增病床3000张
记者 余海蓉
2016-02-22 17:59

在今年市政府公布的116件民生实事中,医疗卫生依然是“大户”,涉及的项目数有16项。新春伊始,记者了解到,各个项目正在快马加鞭落实中,让市民尽早受惠。

扩充资源 医院建设加紧推进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大楼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作为深圳最“老”的医院,市人民医院内科系统拥有6个省重点学科(新生儿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等),7个市重点专科,这些重点学科住院床位尤其紧张。以消化内科为例,一般情况下病人需要排期二周才能住院,而遇到高峰期则需轮候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为了缓解市民看病难,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的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于去年3月正式动工,这个项目是广东省重点民生工程和深圳市重大项目工程。今年,推进该工程的建设进度也列入了市政府的民生实事中。据悉,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大楼预计2019年1月竣工,将拥有床位1200张、车位1000个。

不仅是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大楼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深圳大学附属医院、健宁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福强院区住院大楼、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改扩建工程、市平湖医院等重大卫生项目也在加紧施工。今年全市将新增病床3000张。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医疗资源将加快扩容,到2020年,全市可以开放使用的病床数将达到6万张以上,医生总数将达到4万名以上。

提升服务 再引10个大牌团队

不仅扩容,更要提质增效,让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服务市民。

实施以“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为重点的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2014年9月启动以来,“三名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引进72个高水平学科团队,引进港大、中大、中国医科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Samii教授等名校名院名医来深合作办医。

今年的市政府民生实事中提出:要再引进10个专科排名全国前十位的医学团队来深工作。未来,深圳人不出本城,就能看上国内外的大牌专家。

防线前移 公共卫生政府资助

节后一上班,政府就发“红包”了:4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费用市财政补助八成的费用。只要是在深圳行政区域内出生的新生儿,都可享受一次筛查补助。

“上工治未病”,为了让市民不得病、少得病,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公共卫生的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至每人70元。

为全市所有适龄儿童免费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户籍和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中的60岁及以上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实施子宫颈癌及乳腺癌防治项目;举办青少年心理专场讲座……在今年的市政府民生实事中,涉及公共卫生的项目不少。

不仅出钱,政府还规范管理。今年,我市将制订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卫生监督协管以及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等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量化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基层首诊 重点人群65%有家庭医生

遍布全市各个社区的社康中心,是我市基层医疗的“基石”,也是下一步分级诊疗改革的“基础”。

为了让社康中心能够更好地担起社区首诊的“重任”,今年政府也下力气对社康中心的软硬件进行升级。

人手不足,政府就加大社区医务人员培训力度。今年将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300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300人,招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500人。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实操技能训练为主的技术培训150期,培训1万人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设备不足,政府就加大硬件的配备。今年全市社康中心将配置全科诊断系统、多功能除颤仪、心电图机、频谱治疗仪等设备。升级掌上社康APP,居民可通过APP预约社康中心或医院就诊。家庭医生可根据签约患者病情,协助其预约相应的综合或专科医院。

今年,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65%以上。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药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可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根据其实际需要,开具长期处方,并跟踪用药后的健康情况。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