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2021年中山人才节系列活动在中山市翠亨新区正式启动。当天活动包括中山市企业突出贡献人才(团队)颁授仪式、中山人才政策兑现仪式、中山—澳科大人才合作协议签约、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建设启动仪式、人才港首批入驻项目签约等。
这是中山市自2014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八届人才节。中山持续发挥人才节“展示人才成果、发布人才政策、宣传人才典型、促进人才交流”四大作用,“中山人才节”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促进人才交流、撬动技术互动、项目落地对接的大窗口大平台。
以人才命名一个节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人才致敬,在又一个春天里,中山发出对天下英才的邀约。
首设人才节,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在《上李鸿章书》中的论述,于今社会经济建设而言仍振聋发聩。当前,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正驶入快车道,城市之间的发展之赛已经上升到了人才之争。
素有“敢为天下先”之称的中山,通过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资本与智本融合,正探索出一条人才经济“1+1>2”的新路径。
自2012年起,中山在每年一度的“3·28招商经贸洽谈会”中同期举办招才引智活动,2014年更名为“中山人才节”。
2014年,中山举办首届“中山人才节”,以“人才的节日 智慧的盛会”为宗旨,以“人才支撑发展”为主题,汇聚海内外人才齐聚一堂携项目洽谈对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中山招才引智工程跨越升级。
自此开始,每年人才节期间,中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镇街和部门集中举办系列大型招才引智活动,包括人才研讨会、创新创业大赛、博士项目对接、创新项目路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营造了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
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有时还要招人聚才优先,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山市委、市政府将人才工作纳入具有传统积淀、品牌影响的“3·28”老字号招商盛会,进一步体现了该市将人才战略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远见与决心。
事实已经证明,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这一平台,人才、资本、产业得到了深度融合,中山打响了这一人才工作品牌。借助人才工作品牌的影响力,逐渐打造中山吸引人才的号召力,进而推动本土人才培养的创新力。
搭建平台,历届人才节已吸引超21万人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在已过去七届人才节,中山总共举办了86项专题活动,共吸引超30名院士、超百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和21万名各类人才齐聚中山。中山人才节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人才盛会,有力推动中山招才引智工作创新发展。
梳理近三年来中山人才节活动,可以看到,人才节的活动更加注重精准引才、产业留才,实现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例如,2019年中山人才节围绕“湾区时代·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举办了3大类12项招才引智活动,共吸引6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21个内地和港澳地区重点实验室、1384家企业、4名院士、353名专家教授、361名博士等共4.9万多名海内外人才参与活动,服务对接64个项目。
2020年疫情影响之下,中山以科学的态度和十足的魄力,释放对人才的诚意与渴求。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中山人才节活动化整为零,把各项活动分别安排在不同场所分散举行。同时,为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持续形成招才引智的高潮,人才节启动后,4月至5月陆续有各部门和镇区分会场活动,时间跨度比往年都大。2020年中山人才节主题定为“凝聚人才·服务企业”,累计现场参加人数约1200人,有13.6万人次参加了线上活动。
当年,中山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的具体措施》,重点围绕人才安居住房、入户、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保健、激励资助以及培育中山青年人才等7个方面提出24条措施,展现广纳天下英才的气度和决心。
2021年中山人才节主题定为“筑梦大湾区 扬帆人才港”,将举办21项专题活动,12个市直部门和11个镇街参与承办。“产业育才”成为相关专题活动的关键词之一。
2021中山人才节期间,中山将聚焦沙溪服装、横栏花木、阜沙淋浴房等特色产业,围绕集聚产业人才、培养人才梯队、推动产学研合作举办专场活动、专业论坛,为中山“一镇一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力量。
同时,举行“雁南归”侨菁代表供需见面会、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大会,开展医疗人才引进合作、博士和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对接、国际英才技术项目合作,搭建招才引智新渠道。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药学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论坛、生命医学人才培养论坛、院士论坛暨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方法交流研讨等系列活动,持续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和服务保障力度,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新环境。
完善服务体系,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起航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中山人才节上,中山重奖人才,启动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重磅项目建设,两大亮点释放出十足诚意。
在3月29日上午举行的中山市企业突出贡献人才(团队)颁授仪式上,中山市分别给予10名企业突出贡献人才每人20万元资助,分别给予5个企业突出贡献团队每个团队200万元资助。拿出1200万元重奖人才,彰显重才爱才之心。
同时,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正式启动建设。首期将重点建设一个国际人才服务中心、集聚一批创新创业配套机构、建成一套更加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目标是将人才港打造成宜创宜业宜居、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人才服务综合集群。
根据规划,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是中山把握“双区”建设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围绕构建完整人才服务链打造的立足翠亨新区和火炬开发区、覆盖中山全域、辐射大湾区,宜创宜业宜居、产城人深度融合的“1+N”人才服务综合集群。
其中,“1”是指以翠亨新区人才港总部为枢纽,“N”是以其他24个镇街及市内各人才港服务网点为框架,形成覆盖中山全域的人才服务网络。包括人才培训、人才创业、人才机构、人才信息、人才服务、人才住房、人才保健、人才引进、人才研究、人才展示等十大功能。
具体而言,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将提供全流程服务,打造智慧集成人才港。中山选址深中通道西岸登陆第一站建设人才港总部,分步集聚全市涉企行政审批和人才相关政务服务,以“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更好承接深圳产业外溢,吸引海内外人才来中山投资创业。重点建设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大湾区人才成果展厅、中山人才云大数据中心、中山人才发展研究院。
同时,全周期支持,打造创新创业人才港。中山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汇聚大湾区城市群创新创业要素,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投资服务等支持。重点建设湾区青年创业中心、众创空间、创业实训基地,成立人才发展基金,建设信息产业公共实验室,组建专业化猎聘机构,开展人才培训、集聚人才机构。
全方位保障,打造品质宜居人才港。中山将依托人才港,完善人才衣、食、住、行各项配套,实现足不出“港”就可享高品质生活。重点建设“智汇苑”人才公寓、科学家楼、院士楼、专家楼、博士楼等人才住房,建设高端人才健康中心,在高端人才集聚区域密集布局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化学校等设施群,形成山水相依、田园相守的优美生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中山以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原标题《中山人才节: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人才致敬》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