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专家助力龙岗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 深圳国际低碳城绿色发展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组建一流智库为低碳发展献策
深圳特区报记者任琦 通讯员 艾海建 刘敬
2021-03-29 15:07

位于龙岗区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拥有突出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深圳国际低碳城内建筑都采用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设,并率先应用了大量先进的低碳技术。

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成为低碳传播的重要窗口。

3月27日上午,龙岗区委区政府在北京举行深圳国际低碳城绿色发展专家咨询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进一步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高质量推动龙岗区产城融合绿色发展,高标准推进深圳国际低碳城开发建设,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中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邀请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原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任南琪等11位顶尖专家,共同为深圳国际低碳城发展把脉问诊、献智出力,并聘请与会专家为龙岗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作为推动龙岗区低碳发展的首批低碳智库团队。

承接新使命 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率先示范

今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深圳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作为深圳市18个重点发展区域中唯一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特色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窗口,位于龙岗区的深圳国际低碳城,被赋予了具有引领性的使命:要成为低碳国际品牌,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率先示范。

据了解,与会的11位专家分别来自国内低碳能源、资源环境、绿色金融、城市规划领域,均为行业内顶尖专家。其中,刘燕华长期从事气候发展与科技创新、低碳发展工作;仇保兴对低碳城镇化、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有深入研究;任南琪院士对高效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有深入研究等。

加强顶层设计 以国际低碳城为支点打造低碳样本

会上,龙岗区委书记张礼卫介绍了深圳和龙岗低碳发展有关情况,并就龙岗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从构建国际低碳交流合作机制、打造低碳城市规划建设范例等方面提出初步谋划和思考。

按照中央部署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龙岗区加强顶层设计,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初召开的龙岗区六届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建造”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在提出的“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中,将东核定位为“低碳智造核”,深圳国际低碳城作为重点区域纳入其中。当下的龙岗,一盘低碳绿色先行示范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正徐徐铺开。

创新再出发 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座谈中,专家们围绕提升深圳国际低碳城发展定位及实施路径、擦亮低碳国际品牌等主题,从如何促进国际低碳城发展、提升规划定位、打造成为国家示范窗口和全球低碳发展范例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深圳国际低碳城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引,指明了方向。会上,龙岗区委区政府正式聘请杜祥琬、刘燕华、仇保兴、任南琪、潘家华、王金南、何建坤、周宏春、马骏等11位专家为龙岗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作为深圳国际低碳城发展的高端智库,为深圳国际低碳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各位专家以深厚的造诣、精到的见解,理论联系实际,给我们上了一堂高水平的绿色低碳专业课,帮助我们厘清了低碳城发展的思路、目标、路径和政策举措,坚定了我们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张礼卫对与会专家共同推动将深圳国际低碳城打造成为全国低碳事业中的亮丽名片,踊跃发表真知灼见表示感谢。他表示,论坛只是交流合作的开始,龙岗区各级各相关部门将系统消化吸收,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深圳国际低碳城发展规划,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中作出更大贡献。希望专家们继续关注深圳龙岗和国际低碳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专家咨询会精彩观点摘录

龙岗低碳发展的方向要对照先进国家最好的做法,朝着“将来的低碳发展模式就是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目标前进。低碳发展不完全是政府的责任,希望龙岗尽快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特别要注重辖区大企业的参与。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原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 刘燕华

从市政的角度来讲,碳中和工作一定要注意微循环。龙岗要建立门槛,引进来制造业的碳排放应该是全市或者全国水平的一半或者更低。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仇保兴

龙岗打造低碳城市规划建设范例,必须要考虑“蓝绿融合”“灰绿结合”(“蓝”是水体,“绿”是植被、绿化,“灰”是人工系统),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低碳产业创新高地。要全生命周期地来考虑碳达峰、碳中和,这是未来国际衡量碳达峰、碳中和非常关键的指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 任南琪

建设国际低碳城,建议把“零碳”的旗帜举起来,把气候韧性的内容加进来。要提供对外的零碳韧性方案的服务,要为全中国、全世界提供服务。这是一个新的增长点,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潘家华

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龙岗具有非常好的基础。建议在低碳技术研发布局、低碳金融、零碳能源技术的创新等方面抢先一步,建议制订深圳的碳中和大的纲领或者规划。龙岗低碳发展方面要跳出龙岗、跳出深圳,在全国层面上做一个标杆。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王金南

我们要考虑产业、运行机制、“三增”以及整个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的问题。要利用好生态系统,在整个设计上既要有超前的理念作为,顺应国际潮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更主要是能落地,最后的绩效能朝着低碳、碳中和的方向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周宏春

作为绿色低碳城市的发展来说,建议把效率优先原则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节约理念充分体现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管理中、把循环经济理念充分体现在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中。龙岗在推进国际低碳城市绿色发展过程中,可在节能领域、能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重点用人单位能源使用情况的及时调度、建筑节能方面作出探索和尝试。

——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原处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原副司长 任献光

讲绿色低碳不要忘了发展,也不要忘了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的实现,作为区域性的试点地区、试点城,站位要高,深圳国际低碳城要深入总结经验和做法,为全国其他地区形成可以借鉴、可以复制的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史丹

绿色金融是低碳绿色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深圳要形成自己绿色金融的框架和体系,还需要建立绿色界定标准,强化信息披露,设立激励体制,凝聚产品和机构,加强大湾区与国际的合作。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 马骏

深圳国际低碳城在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规划方案、实施路径,在时间上、行动上都要率先。龙岗区要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加快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形成合力。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徐华清

深圳国际低碳城:一个绿色低碳发展的样本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变革的来临,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深圳国际低碳城再一次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这个片区多年来坚持发展低碳产业、推广低碳技术,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载体。当下,它又被赋予了具有引领性的使命:要成为低碳国际品牌,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率先示范。

基础条件优越,实施三个圈层滚动开发建设

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规划总面积53.1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19平方公里,基本生态线控制区域达63%。这里三面环山,河谷穿流,建有龙岗河湿地公园、低碳科普公园、海绵城市公园和8公里绿环碧道等设施,以及龙岗河末端调蓄池(调蓄规模亚洲第二)、2.08公里的综合管廊等。可以说,片区显山露水,生态本底十分优越。

与此同时,国际低碳城还是深圳的东北门户,是与惠州、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联动的重要枢纽,覆盖了高速公路、地铁及城际轨道线。

正因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这里被规划为深圳市重点发展区域,2012年底正式启动国际低碳城建设。2013年,首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在这里举行。

目前,片区正按照“核心区-拓展区-全域范围”三个圈层滚动开发建设,其中核心启动区1平方公里,拓展区5平方公里。经过8年多的城镇绿色化发展探索,国际低碳城拥有了良好的国内外知名度以及丰富的实践积累,初步具备了在绿色低碳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

以国际低碳城为代表,近年来,龙岗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升龙岗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区”“国家低碳城(镇)首批试点”“全国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国家森林乡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系列荣誉,集聚多个国家级 “金招牌”。

推动转型升级,区域发展实现跨越式进步

自2013年6月开始,深圳已连续举办八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其中有五届的主会场设在国际低碳城。

2013年举办的首届国际低碳城论坛,是中国首个“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迅速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低碳传播的重要窗口。此后几届,论坛国际化程度逐渐提升,吸引了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及专家学者参与,完成了一批重要项目签约,其中包括国际低碳清洁技术合作与交流平台、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与金融机构碳金融合作项目等“重头戏”。

随着低碳产业的落地,国际低碳城所在区域实现了“华丽转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实体不断壮大。2020年,国际低碳城规划范围内地区生产总值达163.02亿元,较2012年54.07亿元增长108.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2.96亿元,较2012年的29.78亿元增长63.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0.03亿元。

片区内现在已有深南电路、柔宇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规模以上企业314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5家,上市企业14家。与此同时,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未来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等创新平台,与紧邻的深圳国际大学园形成呼应之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际低碳城交流合作频繁,创新能力不断强化。

此外,低碳会展中心、体验中心、文化会议中心等地标建筑,既可提供公共服务,也成为极具低碳内涵的亮点。这里在建的可提供8100个高中学位的坪地高中园、总床位达2500张的深圳市社会福利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床位1050张的深圳首家医养结合项目——区第六人民医院等基础设施配套,为下一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理念先行一步,引领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随着国际低碳城的发展,这里也逐步成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平台。

据了解,片区内既有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均采用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改造,应用了绿色建筑、清洁交通、污水循环、废物回收、能源低碳等十大技术系统、97项先进技术。以未来大厦为例,这是首个走出实验室规模化应用的全直流建筑,通过住建部净零能耗综合示范项目验收,它还入选了中美建交四十周年40项科技合作成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项目。

海绵城区建设理念贯穿整个国际低碳城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建有自组织、自循环的生境网络组织系统、雨洪调蓄及水质净化等系统,成为绿色低碳技术的示范区。

近年来,国际低碳城获得多项国内外荣誉奖项:2012年被列为国家发改委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2014年入选国家行政学院、人民网全国十大新型城镇化范例,被列为亚太经合组织低碳城镇示范项目,获得保尔森基金会“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2015年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获得首届“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先行奖;2016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欧盟委员会授予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示范区”称号;2016年获得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示范区、全国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17年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嘉力达低碳研究院铂金级认证(LEED-CI);2018年获得低碳城海绵城市详细规划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2020年低碳城乐城项目获得世界领先的设计奖法国NDA(Novum Design Award)2020年金奖。

八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回眸

自2013年6月起,深圳市已连续举办八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前五届举办地为国际低碳城。每年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平均超过2000人参会,论坛已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低碳传播的重要窗口。

第一届

时间:2013年6月

主题: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亮点:来自近50个国家与地区的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智库、国际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的200多名国际嘉宾以及约1400名海内外专业人士参加各项活动。在本届论坛上,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启动试点运行。

第二届

时间:2014年6月

主题:低碳发展——有质量的城镇化之路

亮点: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论坛。深圳以论坛为契机,打造低碳发展的“智库”。论坛期间,多场参与活动与示范项目展示活动向市民开放,通过大众参与,宣传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届

时间:2015年6月

主题: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亮点:本次论坛注重推动国际国内在低碳环保领域实现合作,设置了包括南南合作论坛、国家低碳试点城(镇)工业园区论坛等13个分论坛。其中,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发布了珠三角9市城市群绿色低碳转型宣言,标志着中国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从试点城市扩大到试点区域。

第四届

时间:2016年6月

主题:绿色·创新:城市转型发展新动力

亮点:本届论坛邀请40多个国家和城市的2000多名嘉宾参会,从全球化角度开展交流。论坛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了第六届全球可再生能源“蓝天奖”的入围名单,并举办了首届深圳国际低碳清洁技术展。

第五届

时间:2017年9月

主题:共担气候变化责任 共促绿色低碳发展

亮点:本届论坛由1个主论坛、6个平行论坛、4场专题研讨会以及一系列配套活动组成,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参与。论坛期间科学碳目标中国项目正式启动,推动更多国内企业参与“减排”。

第六届

时间:2018年9月

主题:坚持可持续创新之路,追求高质量绿色发展

亮点: 本届论坛首次推出“国际绿色低碳产业博览会”,展览内容涵盖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等领域。此外还举办了国际绿色低碳技术与项目路演、全球绿色低碳领域蓝天奖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

第七届

时间:2019年8月

主题: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新机遇新挑战新动能

亮点:本届论坛上,以“智慧引领城市能效提升”为主题的国际绿色低碳技术路演与产业交易洽谈会成为“论坛+产业+资本”的赋能平台。坪地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作为分会场,还举行了航天科技论坛和绿色建筑论坛。

第八届

时间:2020年12月

主题:新冠疫情大考:绿色复苏 绿色治理 全球行动

亮点: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办。尤其是国际绿色低碳技术项目路演与交易洽谈会环节,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个绿色低碳类项目,以线上云展厅为依托,通过3D虚拟、建模等技术手段,生动地向全球展示。

编辑 昌慧 编辑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任琦 通讯员 艾海建 刘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