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剧领域深耕十年,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迎来“自制音乐剧”大年
澎湃新闻
2021-03-25 00:56

“如果把文化广场比喻成菜场,从买菜到种菜再到卖种子,我们的内容在逐步深入拓展,但我们始终相信,优质内容是带动产业链发展最根本的一环。”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启幕剧院十周年庆时,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如此说道。

3月24日,迈入第十年的文化广场对外公布了全年演出板块、户外舞台演出季等演出规划,同时发布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文化广场也应时而动,将演出上座率放开到100%。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启幕剧院十周年庆发布会现场

音乐剧依旧是主力

2020年,文化广场完成了69台179场演出,其中,音乐剧/舞台剧演出占比64%,3台自制音乐剧在全国18座城市巡演,共计演出91场,坚守了音乐剧的专业定位。另外,文化广场的户外舞台获得首批演艺新空间资质,演出45场。

今年,文化广场计划演出200余场,将继续保持“音乐剧为主、流行时尚为辅”的节目定位。其中,音乐剧占比超过70%,《故宫里的大怪兽》《赵氏孤儿》《蛋壳里的心跳》《美术馆奇妙夜》等十余部音乐剧蓄势待发。

同时,文化广场将继续精进创作力,释放自制能力,迎来“自制音乐剧”大年——除了《春之觉醒》《我的遗愿清单》《拉赫玛尼诺夫》等3部已有的自制音乐剧开启新一轮演出,还有3部全新的自制音乐剧将于年内完成制作和首演。这些音乐剧将在全国26个城市巡演,巡演总场次有望突破250场。

由文化广场主办的“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今年走入第三年,同样迎来“丰收年”。《生死签》《南唐后主》《对不起,我忘了》等3部在2019年孵化认标的作品,经过2年打磨后,将于5月、10月、11月分别在上海和南京首演。

作为文化广场持续多年的一个招牌,“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出季”也在春季如约而至。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醉后赢家》《悟空》《九色鹿》《缺一不可》等4部原创华语音乐剧将轮番登台,呈现悬疑、国风、传奇、亲子等题材在音乐剧中的另类演绎。

除了音乐剧,文化广场还为话剧等提供了展演舞台。4月起,文化广场将陆续上演《尘埃落定》《戏台》《白鹿原》《断金》等20余场话剧作品,以及10余场舞剧、跨界类作品。

文化广场的血液里镌着红色基因。纪念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文化广场也策划了“红色百年,文化庆典”系列演艺活动,以回响红色基因。6月到9月,4部红色主题作品将连演13场,包括杂技剧《战上海》、话剧《浪潮》、歌舞史诗《奋斗者之歌》、歌舞史诗《东方红》。

户外舞台再次发力

“以前,我们老觉得户外绿地是一种‘负担’,因为绿地是公共的,但养护是我们的。去年,我们发现绿地是一块宝藏,可以好好利用,而户外演出也成了我们的一大亮点。”费元洪说。

疫情期间,为了拓展演艺空间,文化广场在户外绿地策划了两季“户外舞台演出季”,反响不俗。今年,“户外舞台演出季”将继续发力,在春、秋两季带来不同的演出活动。

在春季的“音乐剧演员音乐会”系列演出里,来自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系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的青年学子,将在“音乐剧系男生宿舍”与“演员们的春令营”两台演出里同台PK,释放青春力量。资深音乐剧演员刘令飞也将从室内转战户外,带来“野路子”音乐会。

在春季的“户外戏剧夜”系列演出里,上海戏剧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的高校剧社也将隔空打擂:上海戏剧学院的《朱丽小姐》《朱丽先生》对欧洲现代戏剧经典《朱丽小姐》进行了本土化的戏曲改编与续写探索;南京大学的《世外》将故事放在上海郊区别墅,描写了人性与人之生存状态的有限性;复旦大学的《种子天堂》回溯了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的个人学术史——援藏16年期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丰富的基因宝藏。

在秋季,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摩登天空,则将与文化广场联手打造“自然醒”系列音乐会,合作推出2-3周的户外演出季。“‘自然醒’倡导人们在盲目的琐碎的生活之外,到户外放松,让自己慢下来。上海市中心能有这么一块绿地,太珍贵了!我们和文化广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摩登天空副总裁张翀硕说。

除此之外,大船文化也将入驻“年户外舞台演出季”,带来“欧洲儿童绘本创意互动音乐会”“你是演奏家2”“触感实验室”等一系列高互动性的亲子演出。凡几、古月集等品牌也将继续驻扎,共同打造流动的市集盛宴,进一步拓宽文化广场公共服务的边界。

三年规划树新方向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背景下,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代表剧院发布了“三年发展规划”(2021-2023),以“成为音乐剧产业发展风向标与资源整合平台、成为丰富人们感官体验的文化生态地标、成为引领大众审美、崇尚人文追求的精神家园”为三大发展目标。

张洁表示,文化广场将坚持“一业超强,多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继续做大、做强演出经纪;制作更多拥有自主版权和影响力的中小型音乐剧作品;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优势,加强区域演艺资源整合;深化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实体化运作,在内容孵化、版权交易、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开创“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同时,探索有特色的“集成巡演”模式:在打造1部兼具艺术性、市场性的驻场大戏和8-10部“小而美”制作类音乐剧的基础上,推进原创音乐剧孵化;以自主开发的音乐剧为核心,构建“集成巡演”模式,将艺术教育、专业培训、文创衍生品、广场市集等连同剧目一同输出。

发布会最后,文化广场公布了十周年标识及主题词——拾穗而歌,“这句主题词源自《列子》,寓意历经十载,一路脚踏实地勤恳扎实,最终迎来丰收、喜悦与期待。”张洁说。

原题为《在音乐剧领域深耕十年,文化广场迎来“自制音乐剧”大年》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露锋 李怡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