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时下教育痛点!“中国教育四重奏”丛书引专家热议

读特记者 庄瑞玉
2018-07-21 15:41
摘要

你是否还在为小孩的择校问题焦虑?是否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是否因为学习引发亲子关系恶化……

你是否还在为小孩的择校问题焦虑?是否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是否因为学习引发亲子关系恶化?……21日上午,继《小别离》《小舍得》获得广泛好评之后,作家、资深媒体人鲁引弓携"中国教育四重奏"丛书(《小舍得》《小痛爱》《小欢喜》《小别离》)做客2018深圳书博会。在该系列丛书的新书发布会上,鲁引弓与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文化学者胡野秋和著名书评人姚峥华一道,探讨"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度的"。

2018年可谓教育年,"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两会以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话题,热度一直不减。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重磅的教育改革措施,比如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等等。

据悉,鲁引弓此番推出的教育话题小说系列,聚焦幼升小、小升初、中考留学、高考,以及爱的教育,全景式再现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暖心励志,堪称现实主义题材佳作。该系列小说所呈现的有温度的故事,有助于每个家庭关注孩子的幸福成长,着手缔造融洽的亲子关系,进而促成社会的和谐美好。四部小说已拍或正在筹拍为影视作品,一经推出将赢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新书发布会上,鲁引弓讲述了自己写这套书的缘起,提出了关于幸福的现在与未来时态问题,强调家庭氛围对于孩子未来幸福的意义。吴志翔老师分享一些名校(包括著名民办学校)校长的育人观念,认为教育孩子更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修行,其新书《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便针对"中国教育四重奏"各小说的教育情节,做进一步的延伸思考与阐释。

结合两会热点、教育部最新的改革举措,现场教育专家、学者逐一谈论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思考,并发表了一份暖心倡议:《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指出择校焦虑、升学压力、培训困扰、课业负担,都构成了千千万万个家庭最真实的痛点,倡导大家:

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而非把焦虑变成抽在孩子身上的鞭子。

尽可能地悦纳和懂得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营造一个和平有爱的家庭环境,要在给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给他们专注力。

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运动和与艺术、自然亲近的时间,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有机"。

让孩子进入真正有效和有意义的学习,获得一种"到底不懈之力,愈远愈大之才"。

中国教育四重奏

作者鲁引弓: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曾任钱江晚报副总编辑,红旗出版社总编辑,浙报集团数字采编中心总编辑,近年创作《小别离》《转身就走》等长篇作品。作为跨界新闻与文学的新锐作家,鲁引弓对时代拥有着敏锐触觉,擅写现实人生,温情哲思,暖心励志。

1.《小舍得》  

把握不住现在,还想把握未来?在现实的倒逼之下,焦虑的小升初家长一窝蜂让孩子抢跑,为孩子挤进民办初中操碎了心。这相当于抢跑道,比抢跑还本质。南丽发现女儿的成绩下滑严重,经一番打听,得知班里大部分孩子都参加了课外奥数补习,以应对超前的考试题目。至此,一条环环相扣的补习不归路浮现在他们脚下。女儿的小升初还没张罗完,南丽尚在幼儿园的儿子也要开始启动抢跑了……

《小舍得》于2018年1月出版。该书准确预见、深度剖析了奥数杯赛、校外补习班的遭际,与国家的最新举措相符合。3月份,奥数杯赛暂停,引发全民热议。

2.《小欢喜》

面临高考的儿子冯一凡突然要求理科转文科,成为家庭矛盾的激发点和转折点。心急火燎的母亲、游离于外的父亲发现时代不同了,自己的经验已经不够用,在高考的洗礼中重新学习做父母;自谥"精神上的孤儿" "学校里的留守儿童"的少男少女,在"一时与一辈子"的纠结中逆风成长。小说通过三个家庭,折射出高考之下的亲情守护与青少年的个人成长,探讨"寒门如何出贵子",提倡尊重孩子的多样性,培养"无法想象的人",抚慰高考家长的焦虑,温暖励志。

《小欢喜》于2018年7月出版。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小欢喜》,已被列为国家广电总局部署的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选题。

3.《小痛爱》

在高大上的"安贝利"幼儿园里,"幼混4班"的牛牛屡屡闯祸,是老师们眼中的橡皮小孩,软硬兼具,不是传统概念里的"皮",让人束手无策。姐姐伊伊也存在类似问题。细究之下,这一切都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使然,父母离异,给不到孩子真正需要的爱,且催人反思的是,爱的缺失竟是代代相传的--牛牛的父母早年也缺乏爱的滋养。找到症结所在之后,牛牛的父母也慢慢开始了自我调整……

《小痛爱》于2018年7月出版,关注爱的教育。

4.《小别离》

平凡的城市中产方园和妻子海萍,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朵朵焦虑不已,不忍孩子每天过重的学业负担,"出国留学"成了他们另辟的蹊径;亲戚许光明一家为女儿每年20万的留学费用鸡犬不宁;邻居吴佳妮夫妇甚至想出了过继女儿给国外亲戚的办法。三对夫妻各有各的为难和苦楚,只为"让孩子出国读书"这个坚定的目标,他们经历了种种悲欢离合,上演了一幕幕交织着亲情、爱怨的生活剧。鲁引弓极为写实的风格,不动神色的表述,映射出这个时代和价值指向下焦虑两难的生活情境,挑动了每个寻常父母纤细敏感的神经。

《小别离》于2018年7月出版。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得第31届飞天奖现实题材优秀电视剧奖。

《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深入思考家庭教育问题的心得体会。家庭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可以说是"民心工程",作者就当前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就家长如何科学培养孩子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文章提炼了鲁引弓"教育四重奏"的亮点和精华,结合古今中外名人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提出教育要回归本真,避免急功近利和舍本逐末,这就需要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需要余裕心,需要生命关怀和柔性智慧,需要谦卑虔敬和悲天悯人等等。本书内容贴近生活,观点独到,对家庭教育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作者吴志翔,笔名塞林,资深教育专业媒体从业者,随笔作家。毕业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哲学博士。任职于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现为《教师周刊》主编,曾长年开设家庭教育专栏"塞林家教絮语",在《中学生天地》杂志主持与学生互动的多个专栏。出版教育相关著作《为教师声辩》《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是柔软的》《树不必对风生气--给中学生的103封回信》等。多篇文章被选入小学和高职语文课本。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