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疫苗了吗?”最近,不少东莞人见面的问候语变成了这句话。
3月22日上午,塘厦镇一周5万人普通人群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种活动正式启动。作为全市“一周5万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示范点,当天至27日一周时间内,塘厦将完成东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中接种。这不仅为塘厦居民的健康加上一道牢牢的屏障,还将为疫苗全市推广起到探索和示范作用。
从重点人群到普通人群,东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步伐正在加快。3月22日下午,东莞发布了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的通告。根据最新制定的方案,东莞市今年接种目标人群数700多万人,将通过接种疫苗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获得保护力。
多镇街迎来大规模集体接种
3月22日上午8时,塘厦体育馆内的工作人员全部就位,现场摆放了60个接种台,接种疫苗的居民从四面八方赶来。
根据设定的目标,塘厦镇最终将完成5万人的疫苗接种。
出示粤康码、走过测温门、戴上手环、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一系列高效有序的流程,8时30分,塘厦镇委副书记、镇长叶惠明带领镇领导班子成员坐在接种台前,挽起袖子注射了第一针新冠疫苗。
塘厦镇委副书记、镇长叶惠明挽起袖子注射了第一针新冠疫苗。
短短时间内,已经有很多社区居民完成接种。来自平山社区的两位女士告诉记者,知道有接种后马上报名,还邀约了朋友一起来,“工作需要外出,为了保护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我觉得还是应该接种疫苗。”
同样的接种盛况发生在多个镇街。22日,东莞城区4个街道都启动了集体接种,由社区组织居民分批次到当地接种点、体育馆进行接种。
在东城,为方便更多居民接种,街道在东城体育公园、街道办事处、东城社卫中心、光明社卫站等设置了4个临时接种点,为辖区符合条件的市民群众进行免费接种。东城街道各社区、单位、企业踊跃申请,共接到市民群众接种申请达14080份,完成接种8257针,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多场演练下,接种现场井然有序。塘厦体育馆内,为了防止污染,接种使用过的棉签要扔到医疗废物垃圾桶内。在留观区,配备有专门的护士提醒接种者不能将棉签带离。来自医院的6名感控督导员一直在巡查,他们都是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一院等医疗机构的感控科主任。根据要求,留观完毕的接种者在离开时,要在出口处做好手消毒。
“压力测试”积累接种经验
“这是一场压力测试,以塘厦为示范点,可以在大规模接种之前做到有针对性地就组织发动、接种流程、人员配备以及有效应对不良反应方面累积经验,并推广到其他镇街。”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一周内完成5万人的接种,这是东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疫苗集中接种。为此,塘厦镇精心组织,确保工作中累积的经验,可以作为东莞的一个接种样本。
据介绍,为了确保接种有序顺利进行,塘厦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从制定工作方案、工作协调、医护及工作人员培训、信息录入员抽调、场地布置、人员分工、院感防控、疫苗配送、接种人员报名以及转运、后勤保障、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统筹安排和落实,全力保障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落实落细,确保每个环节不出差错。
在一份实施方案中,记者看到,接种活动的职责分工涉及17个部门,接种点现场则被分为预检分诊、登记、接种候诊、接种、留观、医疗救治共六大区域。由于接种人群庞大,接种共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一院、镇社卫中心、三局医院三家医疗机构负责,进入体育馆的人群分别佩戴手环,分流到颜色相符的区域进行接种。
6天的接种中,塘厦镇多家医疗机构共抽调490名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机关事业单位抽调60多名熟悉电脑操作的工作人员。在经过相应的业务培训并考核合格,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这些人员才能上岗。同时,公安部门抽调足够人力提供安保服务,志愿者在不同的区域提供服务,各社区为接种人员提供免费接送转运服务。
在现场,塘厦镇疾控中心副主任黄晋分外忙碌。从3月17日下午4时开始准备,到22日接种活动启动,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他不仅勘察场地、到社区宣传发动,还通过视频了解上海、武汉等地的经验做法,“毕竟东莞此前没有组织过这么大规模的接种,我们只能边做边摸索。”
疫苗的数量和质量如何保障?黄晋介绍,塘厦启动了19台医用冰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一院和社卫中心能存放5万支疫苗,现场体育馆则能存放1.5万支疫苗。在有充分储存能力的前提下,每天市疾控中心用冷链车将疫苗运过来,尽量减少多次转运环节,保证疫苗的质量。
前来观摩的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巧利肯定了塘厦的努力。她说,塘厦接种现场有60个接种单元,是目前东莞规模最大的,3个接种单位分工合作,接种者从不同的门进入有效分流,现场各方面都做到了安全、规范。
18—59岁市民(无户籍要求)都可免费接种
为了构筑起免疫屏障,东莞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加速。
根据通告,东莞辖区内18—59岁的所有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没有户籍要求)都可以进行免费接种。其中,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等人员不适合接种,身体不适者可暂缓接种。
通告提醒市民,如果符合接种条件,可积极配合所在工作单位或居住地的村(居)委会,如实登记有关信息,并根据单位或村(居)委会的通知前往指定接种点进行接种。
“从登记信息到后续管理,中间都需要强大的组织能力和信息系统。”万江社卫中心一名负责人介绍,虽然有部分市民是自行前往接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单位或社区统一组织,管理起来效果会更好,对大规模接种来说显得效率更高。
疾控专家表示,新冠疫情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前期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人群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获得的免疫力比例较低,这一时期,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获得保护力,显得尤其重要。
去年底以来的冬春季节,东莞已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如新冠肺炎感染高风险人群,直接对公众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运行的人员,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职业等重点人群,已经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根据接种方案,今年,全市接种目标人群数将达700多万人。
社区发动是大规模接种最重要的一环。在3月22日上午的塘厦接种现场,张巧利在与塘厦镇委书记唐耀文交流时提出,时间紧需要各部门协调合作,接种人群的安排需要社区多做工作。
社区动员更多地在于提高居民对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识。黄晋告诉记者,在前期的社区宣传中,除了进行必要的科学和医学常识说明外,实事求是地公开和解释新冠疫苗的试验数据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是打消大家疑虑、积极主动接种疫苗的必要因素。
“打了不白打,打了更安全,让大家产生愿打、早打、争打的动力。”塘厦镇石潭埔社区党工委书记黄子敬告诉记者,在接到接种通知后,他在两天内组织居民、企业开了3个会,居民的疑问集中在疫苗是否会有副作用等,经过宣传沟通,大家的疑虑消失了。接种首日,他带了200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接下来还有来自社区企业的人员,一共会有2700人前来接种疫苗。
22日当天,黄子敬率先打了疫苗,在留观区,他笑着说:“不疼,也没有不良反映,大家放心吧。”
(原题《东莞计划今年为超700万人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编辑 董雯静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党毅浩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