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大博士后所参与研究课题登上《Nature》杂志

江门日报
2021-03-22 23:48
摘要

记者近日从五邑大学获悉,由该校与合作单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昆明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人工胚胎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近日从五邑大学获悉,由该校与合作单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昆明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人工胚胎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用人多能性干细胞分化诱导出人类早期胚胎样结构。该结构与人囊胚期胚胎具有类似的结构,正确地表达相应的基因与蛋白,并且可以在体外发育2—4天,形成类羊膜囊等结构。这是世界首例人造人类胚胎样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7日在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表。

据悉,人类人工胚胎的构建对于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深入研究胚胎的早期发育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一些人类早期重大疾病造成的流产、畸形儿、女性受孕障碍等疾病,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人类胚胎材料本身的稀缺性以及国际社会对于人类胚胎研究的“14天期限”,使得人类胚胎发育的研究被横向、纵向双重限制,难以发展。人工胚胎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首先,人工胚胎可以大量产生类囊胚结构,用于批量研究。其次,人工胚胎由于跟正常受精产生的胚胎不同,是一种结构,或可相对容易获得伦理方面的批准支持其获得超越“14天期限”研究。

据介绍,该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魏育蕾是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和西南医学中心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五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赖良学对该成果作出高度评价:“我国青年科研人员为世界最前沿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青年科学家打下了基础。”

原题为《邑大博士后所参与研究课题登上杂志》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王雯 曹亮


(作者:江门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