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水环境变化全国第三,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
南方+
2021-03-22 21:55

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东莞市水务局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旨在深入贯彻生态发展理念,共护碧水清流,打造幸福河湖,建设品质东莞。

近年来,在治水和节水方面,东莞市水务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付出艰辛努力,也收获丰硕成果。去年东莞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变化情况排名第三,今年初更是喜提“国家节水型城市”新名片。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巩固碧水保卫战成果。

东莞市水务局局长倪佳翔表示,围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新东莞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推进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效,为“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建设贡献水务力量。

治水:

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变化情况排名第三

近日,东城街道下桥河的河头,一树粉红色的花儿开得正艳。绿叶红花倒映在水里,涟漪随风而起,愈显出河水的清澈。过去,下桥河受到污染,河水变得黑臭黏稠。经过几年的治理,如今下桥河恢复清澈,重焕生机。

在东莞,像下桥河一样完成美丽蝶变的河流,还有400多条。2018年以来,东莞打响河涌整治三年攻坚战,目前已完成污染河涌整治424条,去年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变化情况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第一。今年,东莞将完成剩余的217条河涌整治任务,实现黑臭河涌清零的目标。

2019年,东莞出台《东莞市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按照“全河段、全流域、全天候、生态修复”的治水思路,分批整治全市641条污染河涌。

河涌整治数量多、难度大,必须采取硬举措。东莞在治河过程中的几组数据,非常有说服力:

自2017年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全市669条河流和20个湖泊共设置市、镇、村三级河长1043名、湖长33名,累计巡河约14万人次,发现整改问题超过4.1万个。

全市503宗河湖问题被纳入省“清四乱”范围,已全部实现销号;河道管理范围内182个砂场已全部完成整治;完成了对全市669条河涌(1146段河段)两岸“清6米”的专项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东莞市水务局建立局领导挂点督办河涌整治机制,加大现场督导及通报问责力度,有力推动全市完成河涌整治213条,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150条的年度目标。

“超额完成”背后,是东莞水务人数百个日夜的艰苦付出。钻深井、探暗河、堵排口、清淤泥,水务人默默无闻,用自己的脏和累,换来这座城市的秀美风景和万顷碧波。

节水:

喜提“国家节水型城市”新名片

东莞水务局的工作成效,不仅体现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变化情况排名第三,还体现在摘获一项国字号荣誉——国家节水型城市。

今年初,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预审、现场考核、综合评审及公示,决定命名秦皇岛市等34个城市为第十批(2020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东莞名列其中。

东莞积极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用水精打细算,城市节水减漏,更新城建理念,在多个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用水精打细算,新建楼宇、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

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对大市区5504家非居民用户实行用水计划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明确计划指标审批程序,非居民用水计划覆盖率达到了91.55%。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并对列入名录的479家重点用水大户实施用水监控。发挥定额管理的引导作用,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取水定额。

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将节水管理端口前移,在新、改、扩建项目图审、验收等环节进行节水“三同时”全方位管控,严格执行各项节水技术标准,确保了新建楼宇节水器具普及率100%。2018年至2019年期间,完成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项目分别为524个、462个。

强化自备水管理。开展自备水全面普查,自备水用户的计划用水覆盖率为100%,严格实施地下水禁采制度,全部关停创建范围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内的地下水取水。

东莞还注重树立节水典型。东莞把“三类载体”的创建作为节水工作的核心任务,为规范节水型载体申报考核程序,建成80家省级节水载体(其中,企业15家、单位50家、小区15家)、133家市级节水载体(其中,单位100家、小区33家)。同时,严格执行《节水型生活器具标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创建范围内全部生活用水器具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抽检覆盖率达100%;大力推广节水产品、设备,及时发布国家、省节水设施推广目录,为250户低保户免费更换节水型器具620余套,推动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以点带面,引导全社会使用节水型器具。

城市节水减漏,管网漏损率低于10%

制定漏损控制计划,开展DMA分区计量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市创建范围内共建立112个分区计量区域,提高了表端数据的准确性,为分析漏损、及时维修管网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地降低了供水管道的漏损率。

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为改善部分供水管道老化、漏水严重、水压不足的问题,东莞结合DMA分区计量区域的数据分析,大力推进市政管道和小区用户表前管道改造工作。2019年、2020年管网漏损率分别为9.90%、9.32%,低于考核指标10%的要求。

更新城建理念,海绵城市占城区面积28.54%

黄沙河流域东城段率先工程已经完工,镇级试点也相继涌现出谢岗银山湿地公园、寮步狮子河公园、常平常新公园等一些海绵城市典型项目。2020年6月东莞完成了住建部下发的海绵城市建设评估工作,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为35.5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124.38平方公里)28.54%,达到了“到2020年不低于20%”的目标要求。

经过多年努力,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10.80万元/立方米、7.25万元/立方米,较2017年分别下降26.23%、39.68%,用水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治好每条河,节好每滴水。打造与国际一流湾区相匹配的水生态环境,就是制造业名城的“诗和远方”。

原题为《东莞水环境变化全国第三,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王雯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