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长发文:助力国家发展也成就自己

深圳特区报记者 啸洋
2021-03-21 16:19
摘要

陈茂波说:“香港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直与内地的发展和需要紧密相连。国家发展大局的演变催化出香港经济的新局。香港的成功系于紧贴内地市场需要,助力国家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通过网志发表文章称:香港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直与内地的发展和需要紧密相连。国家发展大局的演变催化出香港经济的新局。香港的成功系于紧贴内地市场需要,助力国家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陈茂波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锚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2035年远景目标,届时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将大幅上升;纲要亦列出国家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工作理念以及重点任务。这份重要文件反映了国家对当前及未来国际局势和国内发展的研判、回应和部署。 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其实也是香港发展的新局。如何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呢?先机就是生机,可以是先发优势,也可是弯道超车的后发先至。纲要提出关键是要让科技创新成为核心的驱动力,赋能各个产业或企业升级转型、革新产品。此外,也要把握昔日未曾注意的新商机、新市场和新消费群。香港必须抓紧机遇、全力参与。

陈茂波表示,我们须注意纲要的思路、理念和内容,以及对香港的支持在哪些方面。纲要提到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除了在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等较传统的范畴外,还包括第一次提到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国际航空枢纽等。此外,深港河套的科技创新合作区也首次被纳入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与大湾区内的前海、横琴和南沙并肩。这些都关系到香港能否把握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涉及到经济多元发展的续航力和更丰富的优质就业机会。他说,纲要提出的新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发展。双循环的建构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及更安全的发展。从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国家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意味香港要抓紧透过大湾区为切入点,把握日益庞大和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内地市场,意味科技创新是走进内循环发展的快道。香港同时也要强化跳板、中介人、高增值服务平台、国际人才库和资金池、试验田、防火墙等角色和功能,促进与丰富内地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动和对接,以及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对接。

陈茂波指出,国家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中产消费群不断扩大、产业不断变革升级等等,意味着香港有机会参与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机会很多,企业需要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纲要的思路和内容,充分领会新的发展趋势,用好自身优势,把握商机。要确保国家和香港的长远平稳发展,前提还是要维护好国家安全。香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维护好《宪法》和《基本法》就香港特别行政区所规定的宪制秩序,落实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爱国者治港」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才能让“一国两制”的实践行稳致远,才能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而让经济和民生可以不断提升。

(原标题《香港财长发文:助力国家发展也成就自己》)

编辑 吴徐美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啸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