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安全志愿者的故事:爱在传递中更加温暖!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2021-03-19 21:45
摘要

3月是学雷锋月, 你学雷锋了吗?

3月是学雷锋月,

你学雷锋了吗?

……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

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

作为“志愿者之城”的深圳,

有为数众多的志愿者,

而在一万余名食药安全志愿者中,

涌现了一批优秀志愿者代表,

他们在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中默默地发光发热,

用实际行动写就新时代雷锋的故事,

也成为了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一、聂温涛: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为志愿服务“着魔”

个人简介:

聂温涛,38岁,双鱼座,从事饮用水销售,志愿服务积极分子,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U站长期值班志愿者,食药志愿服务时长约700小时。

励志标语:

助人为乐,其乐无穷。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聂温涛的脑海里,因为从事与食品相关的行业,所以他更加能意识到食品安全对市民的重要性!回想起刚开始参加志愿服务的自己,他形容像“着了魔”,只要一有空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平时聂温涛也会向身边的人传播食品安全知识。他说,因为做志愿者,自己的心态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从当初易怒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平和。

从参加志愿服务至今,他积极参与多项活动,此外,他还是一名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U站长期值班志愿者。疫情初期,坚持参加“菜篮子”保障志愿服务,后疫情时期参与“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查”“校园安心午餐配送”等服务,为防疫抗疫贡献了突出力量。他说,在疫情时期,志愿者伙伴们不断发扬吃苦耐劳,大爱无私的精神,很让人感动,志愿者的付出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防护物资到位,领队们对志愿者很关心,这是聂温涛能安心去做服务的原因,也让他越做越有劲。

回忆起去年参与的“校园安心午餐配送”志愿服务,为了让学生们吃上热乎的饭菜,他和志愿者伙伴们需要在半小时内将餐盒从饭堂运送到26个班级的教室门口,等学生用完餐后,再回收餐盒送去饭堂,因为有些楼层很高,没有电梯,他们第一轮下来就汗流浃背,他说能为返校师生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再累也值得。此外,从去年6月到现在,聂温涛一直坚持做“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查”志愿服务,将近300天,没有一天落下。

作为一名志愿者,奉献自己的爱心服务社会,是聂温涛一直以来的志向和目标。他立足岗位,服务社会,无私奉献。“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做志愿者就是服务社会,回馈社会;食品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所以会一直坚持做下去。”他说。

二、罗忠海:默默奉献的“领头羊” 志愿服务不停歇

个人简介:

罗忠海,40岁,天蝎座,个体工商户,龙岗区领队,总队骨干,食药志愿服务时长约820小时。

励志标语:

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

作为一名志愿者骨干,他的身影活跃在“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查”“食品经营许可证视频审查”“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在服务中认真负责,有呼必应,不辱使命;他常常被人调侃:你的生活除了做生意就是做义工!将近三年的时间,罗忠海从未停止志愿脚步,对他而言,食药安全志愿者所做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为了市民的食品安全,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这也是他坚持下去的理由。从穿红马甲出门到穿红马甲回家,从街坊邻里刚开始的不理解到带动大家一起参与服务,罗忠海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身为龙岗区的领队,他平等待人,顾全大局,大家都亲切的叫他“罗队”。他说能和志愿者们“打成一片”是因为从未把自己当作一名领队,平时跟志愿者就像家人朋友一样相处,并强调大家都是平等的,虽然称呼不同但都是做同样的事情。作为领队意味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加班加点完成工作早已是“家常便饭”,但他没有丝毫怨言,总是使命必达。

他带着大家组织队伍、开展活动、建立值守排班表、逐渐规范站岗执勤流程,专人专用,根据大家的时间匹配相应的岗位,哪里有缺口,就自己顶上。有活动罗忠海总是第一个带头报名,也会嘱咐大家多注意安全,出现问题时不管是在忙还在吃饭,他都第一时间跟大家协调沟通,及时处理。从任务下达到任务完成,他都会从头到尾跟进,做好统筹规划,确保不出差错,许多志愿服务活动在他的带领下都能顺利开展,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罗忠海能够安心做志愿服务,离不开太太的支持。他们一家三口都是食药安全志愿者,平时会一起报名参与活动。他说,“没有太太的支持是不行的,我也经常带儿子出去做服务,能为这个社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奉献,对他也有一些好的影响和改变。”

在罗忠海的不懈努力下,龙岗食药安全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坦言,“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不离开深圳,志愿之路便不会停止!红马甲更不会轻易脱下!”

三、张葵菁: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个人简介:

张葵菁,52岁,天秤座,退休人员,志愿者骨干,食药志愿服务时长约910小时。

励志标语:

传播正能量,有我必先行。

在志愿者眼中,她是冲锋在前的好队友,是热心积极的好大姐,也是积极配合的好帮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努力践行着一个志愿者的承诺……“做志愿者不但能帮助别人,还能让自己开心,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张葵菁说。

本应是退休在家,和伙伴们在公园唠唠嗑,52岁的她却毅然选择加入食药志愿服务队伍。自2019年加入食药安全志愿服务队伍以来,她热情为大家服务、任劳任怨,从社区宣传到站岗执勤、从“菜篮子”保障到“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查”,她的身影活跃在食药安全志愿服务的各个角落,为志愿者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疫情期间,张葵菁勇敢“逆行”,积极参加“菜篮子”保障愿服务,从第一天坚持到最后一天从未间断。谈起这段难忘的经历,张葵菁还是会忍不住哽咽,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因为疫情严峻,一开始家人坚决反对她冒险去做服务,而她极力坚持,保证自己会做好防护,安全回来,在她几番说服下,才终于赢得了家人的支持。“每天早上8点多就要到商超集合,当时主要负责货物上架和配送,大家一条心,争分夺秒,说不害怕是假的,多多少少都会担心,既然需要有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就自己上去。”张葵菁直言。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在她和同伴们的努力下,大大缓解了商超人手不足的问题,有力协助商超保障肉、菜、水果等供应,有效驱除了市民恐慌情绪,为市民筑起了一道道红色“保护墙”。

除了“菜篮子”志愿服务,“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查”也是张葵菁一直坚持在做的志愿活动,从去年6月的第1轮坚持到现在的第16轮,将近300天从未缺席。“我们两个人一组,每天踩单车、或步行去到市场,就当锻炼身体了,抱着这种心态不觉得很累,因为从第1轮做到16轮,很多商家对我很熟悉了,说你们真辛苦能坚持下来不容易,不管刮风下雨都进行服务。”

在张葵菁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志愿者积极热情、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她的努力为食药安全志愿服务精神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让食药安全志愿者的名字越来越响亮。

四、余思艳: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服务中不断尝试和挑战自我

个人简介:

余思艳,25岁,摩羯座,办公室助理,总队长期坐班志愿者,志愿服务积极分子,食药志愿服务时长约600小时。

励志标语:

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对25岁参加志愿服务的余思艳最好的注解。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食药队伍的大家庭,并长期坚持参与“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查”“食品经营许可证视频审查”等各项活动,两年多的时间,成为了食药安全志愿服务队伍里的积极分子。

她说,做志愿服务不仅在枯燥的生活中增添了生机,而且能学到很多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够守护大家的“舌尖安全”,何乐而不为呢?她坦言参加志愿服务后,促进了自己对新事物的看法,更对市场监管工作有了新的改观,发现相关部门从未对食品安全方面有丝毫放松,时刻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重。

在众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发生了一些令她印象深刻的故事。2021年元旦期间,余思艳接到了总队下达的关于“元旦期间活禽非法交易回头查行动”的任务。她却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这次特殊的行动,对她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尝试。

那次行动,余思艳依旧历历在目。商家宰杀活禽一般都在凌晨5、6点钟,为了能找到活禽非法交易的线索,她必须提早到达指定的市场进行蹲点,由于家里离市场距离远,坐公交成为了她唯一的选择。凌晨五点的深圳,天未亮,闹铃一响,她便洗漱出门,等第一趟公交车。余思艳犹记得当时即便自己足足裹上了三件棉袄,还是冷得直打哆嗦,但这挡不住她完成任务的决心。到达指定市场后,为了更好地搜集线索,余思艳便开始佯装成买菜的市民在附近转悠,由于商家的活禽都放置在店里的,若是直接进去拍照一旦发现就很危险,她只能悄悄地在门口外面录音,将店铺名字,地理位置,拍照记录下来。她说,就怕完不成任务,找不到线索,那这一趟就白来了。

余思艳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身体力行,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吃多少点多少,拒绝浪费粮食,为节约型社会作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也在她的感染下,爱上了做志愿服务。

带着一颗热心和家人的支持,余思艳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成为了许多年轻志愿者的榜样,她说自己会一直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余思艳正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与责任,她的志愿服务故事还在继续!

(原标题《食药安全志愿者的故事:爱在传递中更加温暖!》)

编辑 关越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