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名官员代表齐聚深圳 共结澜湄之好探讨合作新模式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2018-07-07 11:27
摘要

这是一次学而有获的发现之旅。

“这是一次学而有获的发现之旅,” 7月5日-6日,澜湄沿线六国30多名官员代表齐聚深圳参加 “澜湄合作六国秘书处/协调机构培训”,以学习参访体验的方式共结澜湄之好,探讨合作新模式。

此次培训由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深圳市外办共同举办,其中在深活动由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负责策划组织,旨在帮助六国学员系统了解澜湄合作背景、现状和目标,培育“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

学员们在华大基因运营的中国国家基因库参观 。

据悉,此次代表团包括中国和澜湄国家政府高级官员,包括中国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副国家协调员季凌鹏、老挝外交部经济司副司长、澜湄合作外交工作组组长维拉萨·宋蓬、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副司长韩素丕、泰国外交部参赞商务部贸易官员格塞·赛叻纳、缅甸水资源与水系统改善管理局主任吞乃温和澜湄合作越南国家秘书处代表杜潘灵,以及外交部、商务部、有关省市外办代表等共计30余人。

学员们在腾讯集团总部零距离了解有关跨境移动支付和社交媒体场景应用。

学员们在腾讯集团总部零距离了解有关跨境移动支付和社交媒体场景应用以及腾讯“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文化价值观。随后学员们在比亚迪深入了解公司在东南亚的整体发展情况、市场布局以及最新款新能源汽车和云轨技术,特别搭乘体验了云轨。

学员们在比亚迪了解公司在东南亚的整体发展情况、市场布局以及最新款新能源汽车和云轨技术。

在华大基因运营的中国国家基因库,学员们听取了华大面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推广示范性项目的计划介绍。据悉,“深系澜湄”首期项目中就有华大基因参与的“地中海贫血和耳聋基因筛查”,学员们期待在该项目基础上挖掘更多基因科学研究与检测技术领域的合作机遇。

澜湄合作六国秘书处/协调机构培训深圳站活动的学员

在深期间,团员们还参观了深圳博物馆,实地领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成果,并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历程》专题讲座,亲身感受经济特区的开放活力和创新基因,并通过与本地专家学者的交流,进一步了解特区发展历程及相关模式经验。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深圳的参访深度了解到知名深企在参与经济建设和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经验做法,为湄公河国家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模式带来新思路、新启迪。

基金会秘书长曹聪介绍了深圳参与澜湄合作的进展情况,据悉,“深系澜湄”是基金会为打造“澜湄共同体”创立的品牌项目集群,重点围绕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两大支柱开展务实合作。目前,“深系澜湄”首期重点项目中“深圳特区建设经验共享体系”“地中海贫血和耳聋基因筛查”“湄公河太阳村”三个项目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已成功被纳入第二批澜湄合作项目清单。其中,“湄公河太阳村”项目已于5月在柬签约后正式启动,预计7-8月向柬埔寨移交设备;“湄公河光明行”项目计划于2018年内提供150-200例白内障手术。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