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有市民拍摄到西江肇庆段出现白海豚。
记者3月14日从肇庆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西江肇庆段发现的中华白海豚目前已沿江溯流而上至广西梧州段,在中华白海豚途经西江肇庆段过程中,肇庆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巡查,以确保其安全。
据介绍,3月12日下午曾有肇庆市民在西江拍摄到数条疑似白海豚,图片经专家比对后,确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
3月14日晚,肇庆市农业农村局通报称,该批白海豚3月8日在广州市芳村首次发现,3月9日下午在佛山市三水区与肇庆市四会市交界江段发现,3月12日下午在广西区梧州市江段发现,现已进入梧州市长洲坝下4-5公里水域,广西专家正在指导开展保护工作。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接到四会市农业农村局报告相关情况后,迅速向上级汇报肇庆管辖江段中华白海豚踪迹相关情况,并咨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专家,确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资源科科长植子荣表示,3月9日至12日,四会市和封开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在相关江段巡查,但未能发现中华白海豚踪迹。相关专家解释,中华白海豚在水中的速度可达到20节,最长达5分钟换气一次,在江面宽阔的情况下确实难以发现。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近年来广东省的珠江水域曾多次发现中华白海豚踪迹,而在西江段水域尚不多见。
目前,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已联合广西梧州市职能部门和海事部门加强对中华白海豚可能行经江段的巡查保护工作,海事部门也要求相关航经船舶加强瞭望、慢速行驶,避免对中华白海豚造成伤害。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法律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植子荣表示,广大市民应严格遵守禁渔期制度,如果发现中华白海豚行踪,切勿追逐,应及时通知当地农业农村局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
“中华白海豚并不适于在江河的纯淡水环境中生存,在淡水流域待的时间过长,会影响身体机能,容易引起感染。”陈涛表示,尤其是海豚近几天都生活在陌生水境,身体可能比较虚弱,如果再受到干扰或惊吓,可能会加速衰竭的进度甚至引起死亡,建议市民对海豚尽量少干扰,过往船只遇到时也应减速避让,减少对海豚的惊吓,最好的情况是它慢慢顺着水流回到大海。
(原标题《中华白海豚经肇庆已游至西江梧州段 肇庆市相关部门密切监控加强巡查确保安全》)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