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开始,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网络预约出租车监管为切入点,积极推进行政许可监管从计算机为辅人工为主的政务服务,向信息数据化、部门协同化、审批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转变。数据显示,自2016年底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平台上线以来,已核发证件5.6万余份。相比传统模式,相当于让申请人少跑了738万公里,减少行政人员110个。
网约车监管平台7×24小时受理许可申请
据介绍,2016年,市交委启动网约车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对网约车平台、驾驶员、车辆等实施许可准入,并完善事中监管。市交委应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技术,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许可办理过程中的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解构、全流程整合。以互联网入口代替行政许可窗口,拓展服务时间;以申请人在线填写电子数据信息代替现场提交纸质证明材料;以各部门并联审核代替人工现场审核,减少人为影响;以系统自动评判代替人工主观批准,确保标准统一、确保行政许可公平公正。
记者了解到,目前通过网约车监管平台,申请网约车经营许可证、网约车驾驶员证,以及申请进行证件的变更、补办、注销、换发等,申请者都可以7×24小时在线办理,只需要在互联网终端上,注册一个账号,填报几份主要证件信息,即可以在家轻松等候审核结果。在申请人提交申请后,通过智能分发系统分别推送至各部门系统进行自动审核,监管平台根据各部门反馈结果自动判定予以许可或不予许可,并联审核代替了人工现场审核,系统自动评判代替了人工主观批准,确保公平、公正。
由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要求申请人必须通过从业资格考试,为了方便申请人,市交委还将从业资格考试系统统一纳入监管平台建设,实现申报-考试-取证无缝衔接。考生可通过监管平台自由选择考点和时间,预约进行考试。
避免传统行政许可模式下许可与监管脱节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该网约车监管平台,政府部门成功解决了传统行政许可模式下,许可与监管脱节,只能掌握发证时申请的注册静态信息,难以实现动态监管的弊端。
例如,监管平台可依托基础数据信息,将实时接入营运数据与许可信息实时比对,快速排查未取得许可驾驶员、车辆;将营运过程中的抓拍人像与许可人像库比对,将手机轨迹信息与车载终端轨迹信息比对,快速排查线上与线下人车一致情况;将异常情况实时推送执法队伍,更加精准、高效查处违法行为。
市交委也能对取得证照的人员、车辆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一但出现有效期到期、酒驾醉驾等,即刻要求平台停止派单。与市公安交警部门建立了数据交互机制,更好、更快地查处违法犯罪。此外,平台还提供查询服务,市民可一键甄别真、假网约车,一经举报核实的纳入失信库,让每个市民不只是一名普通乘客,更是一位监督者。
一年半系统受理26万份申请核发证件5.6万余份
据统计,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平台自2016年12月29日上线以来,截至目前有超过26万人次提交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车辆运输证申请,核发证件56000余份。按照市交委测算,在传统模式下,申办人需要到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办理各项证明后,再到市交委窗口办理业务申请。仅申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一项即需要出行30公里。而在实现全网办理模式下,相当于减少申请者出行里程738万公里,减少燃油消耗59.1万升,减少碳排放1354吨,真正让市民办事更方便,更高效。
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让申办人“少跑腿”,也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政府部门的人力。在传统模式下,政府无疑需要增设大量窗口受理申请,并在各个步骤上安排专人处理,而现在交委仅需设立一个窗口,主要负责咨询答疑,材料在线受理后由系统自动审定。据测算,目前相当于节省行政窗口4个,一年可以减少110个行政人员,极大节省了政府资源。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