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室,相同的教师,相同的学习内容,一个课堂,两台显示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课堂教学异地同步直播。3月2日,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中心小学与金林、红中分教点共同上了一堂“双师课堂”教学。“双师课堂”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提供了平台,这是我市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中心小学金林分教点上课现场。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室,相同的教师,相同的学习内容,一个课堂,两台显示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课堂教学异地同步直播。3月2日,德庆县官圩镇中心小学与金林、红中分教点共同上了一堂“双师课堂”教学。“双师课堂”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提供了平台,这是我市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金林的同学画的这个面具很特别,加一颗星,红中的同学画得也很大胆,加一颗星。”在官圩镇金林分教点,同学们看着屏幕上中心校侯清梅教师正在同步讲授专业美术课,个个充满兴奋和期待,对于教师的提问,大胆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看到,现场的助教在一旁维持上课秩序,并与主教配合默契地开展教学。
记者现场体验了一节“双师课堂”现场教学后发现,课堂音频同步、师生互动同步,与现场上课无异。上课过程中,三个校区的学生各抒己见,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三个校区的教师利用微信同步分享学生创作的作品,侯清梅进行专业点评。整个教学流畅有趣,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分教点的学生足不出县城,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区同等优质的教育。
“分教点教师紧缺,经常是一个老师兼教几门课,像英语、音乐、美术类没有专业教师,学生得不到专业教学,与县城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官圩镇金林村金林分教点校长许健芬告诉记者,分教点有97名学生,三个年级4个班才6名教师。自从实行双师课堂教学后,学生们非常开心,可以接受专业的教学,拓宽视野和增长了见识。
官圩镇中心小学校长冯小芳告诉记者,中心校下设有10个分教点,最远的分教点有28公里,分教点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教师短缺,英语、美术、音乐等难以配齐老师。借助“双师课堂”,打破了时空限制,让远隔数里的孩子“近在咫尺”,让城乡师生可以在课堂实时交流,在共同学习研讨中进步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分教点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提高,提高了教学质量。
德庆县有分教点124个,为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于去年投入了822万元为8间同步课堂试点学校(教育联盟学校,含教学点)配备录播教室、同步互动系统、智慧教室等,并根据试点学校实际情况,按需常态化开展“双师课堂”教学。“通过‘一校带多点’‘一对一’服务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下一步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县推开。”德庆县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黄海斌说。
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国洪告诉记者,我市为典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部为珠三角核心区,西北部经济相对落后,县城和乡村发展不平衡,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18年11月启动“双师课堂”工程,投入资金在德庆、怀集、鼎湖部分学校共27所试点“双师课堂”,以“1+N(联盟学校或分教点)”的形式,带动了270所学校开展试验。
目前,我市的“双师课堂”形态为以“实时互动、名师录播和实时+录像的混合模式”开展,德庆县的“双师课堂”教学是我市开展“双师课堂”的缩影。“通过双师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学质量、教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山区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均衡教育,深受师生的认可。”黄国洪说,在双师课堂的推动下,我市教师队伍在教研方面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怡天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