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金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始和问题平台的不断爆出,平台资金存管再次成为投资人和行业关心的焦点。并于去年7月18日和12月28日,分别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征求意见稿)》,均要求P2P网贷平台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其中,征求意见稿更是给出了18个月的整改时间。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监管要求背景下,效果却不尽人意。
据第三方专业机构统计,截至2016年7月10日,已有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江苏银行、恒丰银行和华兴银行等34家银行布局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而真正与银行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平台只有48家。业内普遍认为,技术难点以及用户体验是制约平台资金存管的关键,只有当行业管理办法正式出台,银行存管才能真正实现落地。
技术门槛成存管难点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7月10日,已有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江苏银行、恒丰银行和华兴银行等34家银行布局P2P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并共有149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约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6.34%,而真正与银行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平台只有48家,仅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2.04%。
在与平台签订资金存管的银行中,华兴银行以与34家平台签订存管协议,位居榜首,其中,还包括恒富在线、易享贷等5家深圳本地平台;其次是恒丰银行,签约21家;民生银行排第三,签约18家。
“现有已签订存管协议的平台,大部分都是与中小银行进行合作的。”深圳某上市公司控股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因很简单,中小银行审核标准宽松,门槛相对较低,在监管政策要求必须选择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之下,中小银行更为适合那些非高大上的P2P网贷平台切入。
除此之外,团贷网CEO唐军认为,目前平台对接银行系统接口,程序较复杂,P2P系统需要改动较多才可对接上,前期开发工作量很大,这些技术上的难点需要突破仍需时日。再加上,完成对接后,用户注册、充值流程过多,用户的体验会大大折扣,对平台的流量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目前,银行对接的态度并不积极,往往是按照要求交了资料后就没结果了,且对保证金比例、平台年限等设置的门槛较高,这些都是难以落地的原因”。
存管不能完全规避风险
目前,银行与网贷平台进行资金存管合作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银行直连、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其中,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合存管方式最受平台欢迎,
即存管行开设平台存管账号,负责用户账户监管和资金存管功能,第三方支付担任技术辅佐,提供资金结算及所需的终端设备。
但即使如此,仍有部分银行暂停了P2P网贷资金存管业务。近日,民生银行就暂停了资金存管业务的对接,已对接的平台资管存管系统继续保留,已签订协议未对接上线的P2P网贷平台暂停存管对接。
对此,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支付接口进行了规范管理,对于仅支持特定消费场景的快捷支付,以及风险较高、依托于客户委托协议的代扣通道,禁止开放给P2P公司使用;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民生银行支付接口(含快捷、代扣、网关)转接其他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要求限期整改。“此举并非与P2P行业一刀两断的信号,P2P资金托管业务仍在开展中”。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并不是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的平台就一定安全,银行并不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收益,只能说资金流向相对明确,避免了平台直接触碰资金的可能性,。并且,部分平台可能只是风险备用金资金存管,企图鱼目混珠,所以投资人判断是否真的资金存管还需擦亮眼睛并多方核实。
编辑 张妙红